06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是青山
第一件事准是品味一下少女胸部那诱人的触感,而大小姐的态度也由最开始的震惊到羞涩再到现在的习以为常——现在林有德摸上去,夏芳兰就跟没事人一样,还要往林有德怀里坐,完全把自己给倒贴干净了。
金手指什么的,真给力啊。
都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上个时空没怎么碰过女人的林有德色胆开始膨胀。他越是揉夏芳兰的酥胸,就越发惦记起宫崎寅藏。
武士娘啊,神姬啊,将来治国安邦平天下靠的是这帮免疫他林某金手指的妹子啊!
林有德选择性的遗忘了清末民初的诸位猛男。
就这样,林有德一边坐看天下风云,一边玩着妹子(……),终于等到了1895年重阳节。
这天林有德沙龙的大多数常客都跟家人插茱萸赏菊花去了,沙龙里只有一些只身来广州求学的年轻学生。林有德在店里踱着方步转了几个来回,心理焦虑得紧:这起义应该今天凌晨就响枪,怎么回事这是?
结果林有德在店里转悠到傍晚,也没等到起义的消息。入夜,沙龙就和往常一样喧闹起来,林有德接连和几个熟识的有进步倾向的少爷搭话,结果都没收到起义的风声。
再后来夏芳兰高高兴兴的来了,身边却依然没看见王天麟。
实在闷得慌,前文艺青年决定吟诗一首抒发胸中抑郁: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这诗一吟出口当即一片叫好,肚里有墨水的都听出来这诗有点水准的,更多的人根本就是附和林有德这个社交圈的新贵罢了。可林有德下一句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战地,黄花?莫名其妙的两个词当即在沙龙里引发议论,林有德也没办法,人家原诗就这么写的,他作为九流文艺青年可没本事改,只能接着往下吟: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后世对林有德在1895年吟出的这首采桑子·重阳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解读。主流的说法是:林有德知道这一天革命党要起义,也预料到了起义的失败,所以作这样一首诗。“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一句的意思就是,秋风中发起的这次起义昭示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春的到来,而后面那句“寥廓江天万里霜”则在感叹未来的革命道路上仍然充满了艰难与苦难,如万里冰封的大江。煞有介事的评价完之后,评论家们豪爽的给林有德扣了一顶革命浪漫主义诗人的大帽子。
而林有德山寨这首诗词的时候真实的心境,后世的文学评论家们谁也没猜对,也没人真的关心这点。
吟完这首诗后,整个沙龙里一片寂静。吟诗这东西,很看吟诵者心情的,就算同一首诗,以不同的心境去吟颂,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林有德此时心中焦虑,这首原本豪情万丈的词给他吟得像绝命诗,你说这沙龙里能不冷场吗?
说来也巧,在林有德打算说点什么打破这冷场的尴尬的当儿,第一次广州起义的枪声,打响了。
**
林有德和所有人一样盯着沙龙外的夜色。
第一声枪响之后,是长达数分钟的沉静,紧接着枪声爆豆子一般响起。沙龙大厅里不知道谁嘀咕了一句:“看这架势,出动了将风营吧?”
惶恐不安与兴奋躁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开始在大厅中�
金手指什么的,真给力啊。
都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上个时空没怎么碰过女人的林有德色胆开始膨胀。他越是揉夏芳兰的酥胸,就越发惦记起宫崎寅藏。
武士娘啊,神姬啊,将来治国安邦平天下靠的是这帮免疫他林某金手指的妹子啊!
林有德选择性的遗忘了清末民初的诸位猛男。
就这样,林有德一边坐看天下风云,一边玩着妹子(……),终于等到了1895年重阳节。
这天林有德沙龙的大多数常客都跟家人插茱萸赏菊花去了,沙龙里只有一些只身来广州求学的年轻学生。林有德在店里踱着方步转了几个来回,心理焦虑得紧:这起义应该今天凌晨就响枪,怎么回事这是?
结果林有德在店里转悠到傍晚,也没等到起义的消息。入夜,沙龙就和往常一样喧闹起来,林有德接连和几个熟识的有进步倾向的少爷搭话,结果都没收到起义的风声。
再后来夏芳兰高高兴兴的来了,身边却依然没看见王天麟。
实在闷得慌,前文艺青年决定吟诗一首抒发胸中抑郁: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这诗一吟出口当即一片叫好,肚里有墨水的都听出来这诗有点水准的,更多的人根本就是附和林有德这个社交圈的新贵罢了。可林有德下一句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战地,黄花?莫名其妙的两个词当即在沙龙里引发议论,林有德也没办法,人家原诗就这么写的,他作为九流文艺青年可没本事改,只能接着往下吟: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后世对林有德在1895年吟出的这首采桑子·重阳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解读。主流的说法是:林有德知道这一天革命党要起义,也预料到了起义的失败,所以作这样一首诗。“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一句的意思就是,秋风中发起的这次起义昭示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春的到来,而后面那句“寥廓江天万里霜”则在感叹未来的革命道路上仍然充满了艰难与苦难,如万里冰封的大江。煞有介事的评价完之后,评论家们豪爽的给林有德扣了一顶革命浪漫主义诗人的大帽子。
而林有德山寨这首诗词的时候真实的心境,后世的文学评论家们谁也没猜对,也没人真的关心这点。
吟完这首诗后,整个沙龙里一片寂静。吟诗这东西,很看吟诵者心情的,就算同一首诗,以不同的心境去吟颂,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林有德此时心中焦虑,这首原本豪情万丈的词给他吟得像绝命诗,你说这沙龙里能不冷场吗?
说来也巧,在林有德打算说点什么打破这冷场的尴尬的当儿,第一次广州起义的枪声,打响了。
**
林有德和所有人一样盯着沙龙外的夜色。
第一声枪响之后,是长达数分钟的沉静,紧接着枪声爆豆子一般响起。沙龙大厅里不知道谁嘀咕了一句:“看这架势,出动了将风营吧?”
惶恐不安与兴奋躁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开始在大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