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情绪臣服
��,我罪有应得”“我只有在如此糟糕的情绪下才应该这样做”“我真愚蠢,为什么感到害怕”。这些都是不能接受自身情绪的想法。这种想法既不能准确地识别自己的情绪,也不会注意到有时候自己出现某种特殊情绪是在某种特殊环境下才发生的。要知道,对于历史我们是无法改变的,痛定思痛,只会越思越痛。

  第二步,直面情绪。这就是说,不要压抑也不要回避你的情绪。你越是努力地去逃避或回避情绪,你越是会陷入情绪的泥淖。直面情绪是你最终调整好自身情绪的关键。当最爱的人去世之后,人们感到悲伤或痛苦是一种自然的情绪表现。在哀悼去世的亲人期间,往往先是允许情绪出现,悲伤哭泣;然后,可以关注自己的情绪程度,如果感到难以承受,可采取向别人倾诉内心痛苦以缓解情绪紧张度;同时,还可以试图安抚自己或者参与其他活动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第三步,体验情绪。你需要直接去感受你的情绪,感觉它在你身体里的作用点,安放在那份感觉之上。或许你已经将那种情绪锁定在了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胃或者头,或者其他部位。你感觉到了什么?这份感觉有多强烈?你甚至应该感谢自己的身体是一具如此完美的机器,它警告你在身体系统里有这么一个能量的阻塞点。在这一步骤之后,也许你依然不快乐,但你会感觉到你的不快乐的情绪周围有空间了,不快乐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个空间的存在,就意味着你能够接纳当下时刻所经历到的一切。

  第四步,认同情绪。臣服情绪的最终状态是达到认同情绪。认同情绪是在接受情绪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识别情绪与容忍情绪。例如,徐先生得知,自己很要好的朋友请客吃饭但没有邀请他。如果他不认同自己的情绪,他可能想,“我好愚蠢,为这种人而失望和生气。”因此,他会感到苦恼和自责;而如果他能认同自己的情绪,确定自己的失望情绪,并认为这种情绪的产生是有其原因的。那么,他可能想,“我是感到失望。我当然会有失望感受,因为我们一直是好朋友,我以为他会邀请我。不过没啥,我会找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他没有邀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