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缚手缚脚
��间。他都已经是神话了地传奇级别人物。就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山一般立在所有人地面前,令人景仰。但是同时也给其他核心层面的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陈晓奇也不是故意的要让自己成为全知全能的神仙,他为了自己的那些理想目标辛勤工作孜孜不倦,生怕其中发生什么纰漏,不知不觉间养成了这种亲力亲为严格谨慎的性格习惯,长此以往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就成了这个样子,是他没有想到的。在整个集团内部,要想对他提出反对意见相当不容易,因为一直到现在为止,大势都在他的掌握中发展着,他近似预言一般的准确判断让人生出盲目的信心,而辉煌的成绩也极大地加强了这种信心,已经快要走向迷信的危险境地。

  陈晓奇不是意识不到,只不过一直以来他无暇去认真冷静的思考而已。不过他很庆幸自己娶了个好老婆,在参与到核心工作中不过半年的时间里,一些他自己浑然不觉的危险苗头都给周云卿毫不客气的指了出来。所谓旁观者清便是如此,他恍然大悟一般明白,自己再这么走下去的话,收获的将不是一个团队,而是一个一旦失去了他的存在就可能立刻四分五裂的组织而已,这可不是他的初衷啊!

  因此,打乱原有组织结构,大力提拔新人加入核心团队,成立政党以凝聚人心,从上往下的更新领导班子,增加多头势力分支,以形成平衡和不可分割相互制约的网络,也就在这半年多时间内紧锣密鼓的搞起来。因此才有了今天这样许多原先的核心人物不在场的情况下,仍有二十多人参与到决策中的规模,大多数都是新人。

  而徐元,则是他一直在着力培养的一支重要后备力量,真正属于他自己抓在手中,任何人不能置喙越权的、谁都看不懂其目的何在的力量。因为这个时候,曾经这么干过的那些古人地故事已经淡去了,正在这么干的张宗昌搞得那“学兵团”不过是给他儿子当玩物、顺便将那些年龄不到16岁地所谓兵员有个安置的地方而已。真正让这种做法出名的希特勒,此时还在鼓捣他的《我的奋斗》最后部分,并领导纳粹党朝着政府各个层面大力渗透着。

  所以。知道陈晓奇在干什么的人已经很少,直知到他为什么这么干的就更加少了。广大地老百姓们只知道陈大善人在各地设立了孤贫院,将生活没有着落的老弱病残们收留养护,因为贫困天灾**和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数以万计的孩童有了重新活下去的机会。他们当然不知道,在这仍在无休止的增加着的孤儿大军中,真正优秀的孩子都被选拔了出来带到莱芜山中,成了“雏鹰训练营”的一员。

  但是陈晓奇那个智商高的可怕地老婆却迅速看出来他的目的何在---当年霍去病是怎么干起来地,如今徐元正在怎么干。他陈某人固然做不成汉武帝那雄才大略的千古伟业。但是却同样是要搞一群绝对的、盲目服从他个人意志的一群铁杆心腹。

  通过这个,加上陈晓奇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周云卿给他下的结论就是---陈某人没有安全感。

  这话称地上是一针见血的。陈晓奇就是这么过来的,他从一开始就暗示自己论政治手腕远远不如这时代多如过江之鲫般的衮衮诸公,再后来他是想明白了,自己的确不如这些人,因为作为一种成熟的、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思想、主义体系,那些人的精英程度和团队强度都不是他所能比拟的,与其跟那些人打得头破血流,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来经营他自己地稳固巢**更加来的现实。所以这些年来他从小到大从里到外地不断借势发力。小心翼翼的伸展触角,便是源于这种随时都可能倾覆的“不安全感”。好在他这么多年都没有被自己的精神压力给搞垮,反倒让心境更加明澈通透。坚定不移了。

  徐元是他想要的那个人,这一点他看的很明白很清楚,因此在这个时候,他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