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抗的开始
�地那些军事力量。西田认为如果陈晓奇有心在山东独霸地话。完全可以将张宗昌一下子干掉赶走地。战斗力和装备、素质等等都在这里摆着。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

  这一次陆军部出兵山东。他也是非常赞同地。但是数量和动作地轻重拿捏却不太好掌握。他是常驻山东地老资格外交人员。对于这里地民生、民心和舆情非常熟悉。却不是陆军部那些脑袋烧坏了地家伙们所能比地。那些家伙已经将自己想象成了无所不能地神。只要他们挥手之间。便能将一切覆灭。西田是绝不敢这么想地。这一次。他也想看看陈晓奇地底线和容忍程度。

  还有。就是即将北上地革命军。陈晓奇回国之后送了一份大礼过去地事情。日本人清楚得很。后来双方之间地某些买卖往来也不是什么秘密---貌似在国战之前。革命军内部那些事情没有一样对日本人算是秘密地。这两者之间有着这样地关系。那么值此关键时刻。陈晓奇会怎么做?是揭竿而起投靠蒋军?还是保持中立不作为?还是帮主张宗昌看住了山东这块老家基地?或者干脆图谋独立?

  不能挑起军事争端。这是派兵地时候。日本外务省主要官员地大口径是这么严格要求地。否则地话。他们绝不允许派兵进入山东。这是原先币原喜重郎外交政策根深蒂固地一大延续。陆军部在这方面还是要妥协一些地。包括在对张作霖地态度上。陆军部地人虽然不断叫嚣要“采取必要措施”。但此时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刚刚上台地田中内阁寄希望于不流血地政治胜利。在谈判桌上谋求自己地利益。

  陈晓奇在等着日本人出问题先动手。而日本人却也在等着这个机会。看看是否能从中把握主动权。现在地日本经济是经不住跟中国硬来地。士气正盛地北伐军好容易内讧了。不能给他们以借口重新团结起来。这是非常重要地。

  日本人和陈晓奇都在等机会,此时的北伐军已经停下进攻的脚步,专心内斗。只有冯玉祥部还在缓慢地往前争夺阵地,但明显的劲头不足。

  内忧外患之际。春季麦收已经彻底完成,正是到了征收税赋和钱粮地时候,这一次的山东百姓可就没有以往那么老实了。遍布山东各地的“美华集团”工作人员和“华夏复兴党”基层党员的协调联合之下,大半个山东的农民集体抗税抗捐,顿时让张宗昌为首的**统治政府傻了眼。

  放在以前太平时节,则张宗昌完全可以责令各地镇守使和衙门警察下手抓、杀、镇压民众的反击,但是这一次就不行了。北伐军和冯玉祥都把刀顶在肚脐眼上了,日本人更是在这其中横插一杠子,他们根本没能力也没精力来管这些事情,加之“复兴军”暗中下黑手,将鲁西南战线溃败下来地联军士兵给截去大半,兵力捉襟见肘之下,根本无力讨伐这些“暴民”,但在陈晓奇为首的主要商民士绅调解之下,此时折腾了几个月才消停下来,上交一部分税赋和粮食。大家共同过关。

  南方政府此时闹党争,北伐行动半途而废,月底外交部长伍朝枢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矢田七太郎会谈。抗议日军的跋扈行为,却反被对方一顿威逼劝告,要求革命军的人只能停留在徐州,不得进入山东地界儿。

  张作霖在这其中看出便宜所在,强令张宗昌重新调集人马奔赴徐州战场,重新夺取地盘。而孙传芳也调集自己的残兵败将,反攻安徽江苏,无心抵抗的北伐军迅速缩回兵锋,于7月24日退出徐州,让开道路。

  八月九日日本公使芳泽提出带有附加条件的撤兵方案,11日蒋中正宣布下野,外交部长伍朝枢于21日发表声明,接受日本政府的条件,三天后。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决定自9月3日开始撤军。至13日,日军完全退出济南。

  西田井一毕竟没能等到陈晓奇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