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七章 难解之谜
��先生言之有理,我那兄弟能做到的,我自信也能做到,但为何会不如他?须知,我北府军起点高,均是百战之师,还名将辈出,而明王是以一群山贼起家,在夺取河北之前,手下并没有几个人!”

  刘穆之沉吟道:“这的确很令人费解,要把明王说成不择手段,心狠手辣,敢于冒险,擅于谋划之辈,也没可能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就取得天下,秦始皇、汉高祖莫非差了明王?穆之看不见得,可这二人统一天下耗费了一生精力,再说曹孟德,若论起手段智计比起明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力超吴蜀总和,麾下名将辈出,更是奉天子以讨不臣,却为何灭不了吴蜀?

  穆之寻思良久,得出了个结论,什么曹孟德时运不济,于赤壁受疫病之灾,什么北人不习水战,甚至于吴蜀二国齐心协力,都不是主要原因,毕竟清楚了不足,尚可以克服,明王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关键在于他看的更远,不仅止于你我,是比自三皇五帝以来的任何先贤明主都看的远。”

  “哦?”刘裕心头一震,连忙道:“请先生为我解惑。”

  刘穆之缓缓道:“明王真正奠定基业,是在就藩广州之后,在此之前,他只是寄居于会稽,如穆之没有料错,去广州就藩,是明王早已谋划,即便桓玄另封别处,明王也会寻找借口推辞不去,留在建康继续威逼桓玄,直至心愿得逞!

  广州是什么地方?疫瘴横行,俚僚遍野,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卫将军却把广州变废为宝,他正是看中了广州的潜力,他就藩广州,以雷霆手段扑灭不服,又顺手取交州,使交广二州,一为粮仓,一为财源,自此钱粮不缺,并可远离朝庭中枢争斗,耐心等待桓玄称帝的时机,可以说,从那时起,明王才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千百年来,有谁能真正意识到交广二州的作用?除了明王,别无他人!

  但交广毕竟僻处偏远,于是明王利用水军优势,在天津开辟出一立足点,之后取河北、幽燕,一路顺风顺水,如果把我等都比作棋手,就数桓玄棋技最臭,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穆之厚颜,自比为高手,可看到三五步,明王则是国手,他可看出后续的十来步变化,有如此人物在世,将军您虽满腹壮志,却生不逢时,败的不冤啊!”

  “好!”刘裕顿时茅塞顿开,猛叫了声好:“的确,我视桓玄、慕容超、姚兴之辈如土鸡瓦狗,想必我那兄弟视天下群雄皆是如此,生不逢时,我如之奈何?”

  说着,刘裕替刘穆之斟了杯酒,奉上道:“多谢先生为我解惑,请满饮此杯。”

  刘穆之并不推辞,接来一饮而尽!

  刘裕也干了一杯,摇头叹道:“先生,我还有一事不解,我当年与阿娇初识明王之时,明王年方十八,由会稽流浪至华山一带,以之年龄经历推算,他理当未曾去过交广二州,却如何识得重要性?又哪来的满腹经纶,从何处练就一身好武技?

  更不可思议的是,明王发家之初,曾往百济、新罗烧杀抢掠,我敢拿脑袋担保,在此之前,他根本不可能去过,即使朝庭中,或许都没人清楚这新罗百济究竟在什么地方,但明王如何能寻到?更逞论他弄出的神臂弩与弩炮,这究竟是高人传授,还是他自己研究出来?”

  “这....”刘穆之苦笑道:“穆之哪里晓得,这确实有悖常理,甚至穆之都怀疑,明王根本不是会稽人士,天下任何天才人物,怎么可能默默无闻?就算不显于朝,至少也是闻名乡里,但明王仿佛凭空出世,哎~~着实是难以理解,难道真是天意?”

  刘裕迟疑道:“自孝元皇帝南下,北方大批士民南来建康,如王谢诸族,他们的口音是洛阳腔,因在朝居主导地位,洛阳腔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