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陶侃的用处
�援王浚。

  王烈却是好言劝慰,又给了他一批粮草,宇文素怒延见王烈如此坦荡仗义,却是更加对王烈信服。

  随后,谢艾和苏良带领的大军及近万俘虏,还有相随而来的万余户十几万民众,也回到了平舒,谢艾和苏良更亲自带着佛图澄等人来到蓟城拜见王烈。

  王烈听谢艾禀告完一切,并说出让自己利用佛图澄来收拢人心的建议,果然欣然同意。

  尤其是见到那十余万人的户籍后,更是十分欣喜。

  幽州本就地广人稀,加之连年战乱,现在整个幽州,算上段氏、慕容氏、宇文氏,家在一起也不过二十余万户、不足百万的人口。

  现在一下子多了十几万,王烈怎能不高兴?

  王烈和谢鲲及段疾陆誉商量后,却直接把这些民户迁徙到了营州、辽东、辽西,尤其是原来的慕容鲜卑一部。

  哪里虽然寒冷,但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合开荒耕种,王烈一方面要用这些人真正同化支持自己的鲜卑氏族,一方面也是要把那里建设成未来幽州的粮食基地。

  至于佛图澄,王烈见到这老者后,觉得他的确是一心向佛,也想利用他的名望,更好的吸引中原百姓来投,却是好言相劝。

  当然,王烈的内心里却绝对不会把佛教树立为国教这样的级别,只是他也觉得佛图澄不想自己想象中那般是一个醉心名利,助纣为虐的家伙,而且他还帮助了谢艾夺取襄国城,那么自己善待他也是应当。

  王烈更是立刻拨款在蓟城开建佛寺,规模要比洛阳的白马寺更胜一筹。

  而且明言:“大师可再幽州广招信徒,但只有一点,不可强迫,我幽州各族百姓人人平等,绝无强权为先的道理。”

  至于佛图澄要苏良为护法金刚的事情,王烈也是点头应允,当然苏良现在军籍在身,还是要以军队的事务为主,只是佛图澄有需要的时候去帮他撑撑场面,听他讲讲佛经就可以。

  苏良虽步喜欢,却也只好答应。

  至此,苏良在军中也多了一个外号“苏护法。”

  佛图澄见王烈如此真心帮助自己在幽州传播佛教,却是满心欢喜,就此安心留在了幽州,日后却也的确帮助王烈吸引来不少百姓迁来幽州。

  这些事情,虽然起来不甚艰难,但无论大小,哪一样都需要王烈的参与,因此王烈却是忙碌不堪,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什么江左的反应。

  期间,谢艾到时下功夫研究了一下江左的心理,得出一个结论:“主公势大,江左现在当以拉拢为主,主公只要不明确投靠一人,就不会引起反弹打压。”

  而就在王烈忙于处理这些事务的时候,辽西公段疾陆誉的病情却日益的严重起来。

  段疾陆誉的身子本来就羸弱,而这次又长时间在外征战,回程的时候受了些风寒,期间又为段氏一族的事情忧思、操劳,初始还是清咳,期间皇甫方回给他号脉,开了几副药,吃了以后虽然见好,但这些日子因为操劳却旧疾复发,竟然直接一病不起,连床榻都难下。

  按照历史上的轨迹,段疾陆誉的确没有长寿,但也要在数年后才会病故,可眼现在段疾陆誉的病势,似乎随时可能亡去。

  与段疾陆誉相处这么多时日,王烈还是很欣赏、喜欢段疾陆誉温和的性格,这样一个人其实更适合做相交的知己朋友,而不适合做一个操劳过度的可汗。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