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夜(下)
�的歌声在随风飘扬……

  “夜,掩盖着我,穿行在挪威森林,穿过花房遇见姑娘,满眼是杏花天影,夜,在最深时涌动,我的心开始放开喉咙,夜,是我最忠实的听众,每天都如期相拥,夜……”

  “夜,点燃了风,呼啸着红色的火光,灼伤那惨白的月亮,却掀起我的每一杯酣畅,呜……”

  “夜,是白天纷扰的赎还,我的心不再厌倦,风吹过墙吹过月的背面,散落答案又吹过泪眼,lacrimosa……”

  “夜,已挤出最后一滴墨,无奈中消褪了颜色,风啊风如万马奔过,不息川流不理会寂寞,寂寞,寂寞……”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夜》。

  金竟成用韩文将它演唱了出来。

  他唱的是夜,唱的是孤独,唱的是自己,唱的是自己那肆虐的寂寞。

  他唱的是眼下的幻觉,这种幻觉被非常诗意和深刻的歌词所描绘了出来,仿佛在说:

  他一个人被夜色掩盖,一个人行走在夜色之中,仿佛穿行在挪威的森林,仿佛能穿过花房遇见姑娘……夜在他看不见的最深处涌动,他却能感受到,以至于情不自禁想要放声歌唱,而这时,夜就是他最忠实的听众,因为夜每天都如期而至,从不懈怠……

  接下来的歌词猛地递进,幻觉也从平缓一下子变得狂暴了起来:

  夜,像是成了最凶猛的烈火,能够将风给点燃,呼啸出红色的火光,能够将天上的月亮都给灼伤,然而这种可怕的景象,偏偏让他感到痛快和欢畅,想要酣畅痛饮……

  再接下来,幻觉又重新归于平缓,他开始正视黑夜,同时正视自己:

  他觉得,白天太过纷扰,而黑夜恰好是一种赎还,能让他回归宁静,所以,他原本厌倦了的心不再厌倦,他开始正视自己,当风吹过墙壁吹过月的背面时,一些冥冥之中的答案散落了开来,风吹过他的泪眼,让他有种以泪洗面般的感觉……

  最后,最真实的那个答案,在最无奈的歌词中正式显露而出:

  一个夜晚,终于散开了最后的夜色,在一种无奈中,渐渐被又一个纷扰的白天取代,风像是万马奔过,像是流水一样奔流不息,不理会他的寂寞……

  是的,寂寞,就是这首歌最核心的命题!

  夜,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寂寞呢?

  歌词中的lacrimosa,原为拉丁语,意思是“流泪”或“以泪洗面”,灵感来自于莫扎特的安魂曲。

  显然,这是一首非常深沉和深邃的歌曲。

  在编曲方面,金竟成也已经有了想法。

  他会将这首歌编曲成非常浓郁的西方歌剧交响乐和欧洲教堂唱诗班的味道,用一种西方恐怖电影式的感觉进行修饰,有舒缓,有紧张,有阴森,也有心潮澎湃。

  无论是和声还是旋律与配器,他要求前段是缥缈与朦胧的浅唱,中段是飞扬的奇妙,最后再来一下强力的重击,递进跟歌词相匹配。

  他要求歌曲后面引入圣乐的风格,就以lacrimosa这个拉丁唱词引入,然后让教堂大管风琴庄严地进入,高声部男女声合唱宽广地呈现,而圣洁以后,飘渺的呈示部再现,在无尽的回思中结束全曲。

  如此一来,整首歌曲将会生出一种强大的震撼力,抒情和宣泄就能达到极致。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