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50章 【蜜蜂】
便食品,你去我车里休息休息。”
半个小时候,他们回到了郭小洲的房间。
孙慧敏是第一次来到他的住处,先是用女性审视的目光四下打量一番,夸奖道:“没想到你的房间还收拾得这样干净。”
郭小洲心想,我那有时间收拾房间啊,都是宋小丽毛遂自荐,每隔两天都来帮他整理收拾房间。他屡次开口婉拒,无奈宋小丽态度坚决。正当他准备板起脸要开赶时,宋小丽的父亲从工信委调来太和厂担任厂长,他只能默默接受。
“先吃东西吧,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今天先将就,以后再补。”
郭小洲看着摆满饭桌的食物,笑了笑,走进卧室,拿出来一叠手指厚的材料,“你先看看这些。”
孙慧敏狐疑地接郭材料,翻开几页看了看,神色立刻凝重起来,抬头看了一眼郭小洲,“这资料是哪搞来的?我看连纪检系统都做不到如此详细。”
郭小洲拿出来的不是原件,因为原件上有双国商调的loog,他特地重新打印了一份。
“你不用管资料来源,先看看,然后用你纪检官员的眼睛分析,判断……”
孙慧敏默默坐下,认真翻看着材料。
二十分钟后,孙慧敏轻轻合上材料,长出了口气,目送凝视着郭小洲,“你希望我给你什么答案?”
郭小洲递了杯水给她,“你是纪检方面的专家,如果纪检委查他们,能得到什么收获。”
孙慧敏看着郭小洲说道:“从资料来看,这些公司都有问题,但大小不一,证据很难采集,特别是有关公司背后的利益链,没有任何证据。能查的唯有财务,但这些公司现在责权难分,你说它们是国有,但是又有私人注资;你说是私人,它们还是太和的下属企业,我只能说,它们很像是某些人的‘福利公司’。”
“你的建议是查不了?”
孙慧敏说,“凭现有的证据,当然能查,但很有限,查到什么程度,怎么查,谁去查?谁敢查?涉及的金额不大,查出来了自己惹一身骚,很难造成伤害。顶多这些公司的经营者倒霉。”
郭小洲拿起来材料,翻到第六页,指着许剑的名字说,“许剑,太和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六年前太和棉纺厂投资五十万在广汉注册的房地产企业,太和厂的厂长换了四任,徐剑的总经理一直稳如泰山,资料中提到,他是首任太和厂厂长的小舅子,而这位太和功勋级人物现在是省人大副主任,前任副省长。”
说到这里,郭小洲顿了顿,“这家地产公司现在在广汉和武汉开发了三个楼盘,虽然楼盘不大,但每年的账面收入是四千万,可是他们没有上缴哪怕半分钱给太和厂。”
“还有这个,太和星光大酒店。当初太和厂出资四百万在广汉开办的一家餐饮酒店,连续亏损四年,承包人董光辉和太和厂签订一纸协议,由他私人和广汉市交通局局长入股酒店,之后,两年利润翻番。太和厂分文未得。”
“还有一家小的票务公司,电脑打印店可以忽略不计,但太和物流公司,太和广告公司……都是能挣钱的企业。”
孙慧敏语气沉重道:“这几年,我查了不少国企腐败的案子,我总结了几个根源。一是政府监督缺失,唯税收论,只要你完成税收,有些事情政府睁着眼闭着眼;二是企业法人权利过大,有的企业法人和当地政府领导平级,比如以前的太和厂厂长的级别,就不比当时的县长低,现在一些国企的经济运行都由老总一人说了算,从破产到兼并�
半个小时候,他们回到了郭小洲的房间。
孙慧敏是第一次来到他的住处,先是用女性审视的目光四下打量一番,夸奖道:“没想到你的房间还收拾得这样干净。”
郭小洲心想,我那有时间收拾房间啊,都是宋小丽毛遂自荐,每隔两天都来帮他整理收拾房间。他屡次开口婉拒,无奈宋小丽态度坚决。正当他准备板起脸要开赶时,宋小丽的父亲从工信委调来太和厂担任厂长,他只能默默接受。
“先吃东西吧,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今天先将就,以后再补。”
郭小洲看着摆满饭桌的食物,笑了笑,走进卧室,拿出来一叠手指厚的材料,“你先看看这些。”
孙慧敏狐疑地接郭材料,翻开几页看了看,神色立刻凝重起来,抬头看了一眼郭小洲,“这资料是哪搞来的?我看连纪检系统都做不到如此详细。”
郭小洲拿出来的不是原件,因为原件上有双国商调的loog,他特地重新打印了一份。
“你不用管资料来源,先看看,然后用你纪检官员的眼睛分析,判断……”
孙慧敏默默坐下,认真翻看着材料。
二十分钟后,孙慧敏轻轻合上材料,长出了口气,目送凝视着郭小洲,“你希望我给你什么答案?”
郭小洲递了杯水给她,“你是纪检方面的专家,如果纪检委查他们,能得到什么收获。”
孙慧敏看着郭小洲说道:“从资料来看,这些公司都有问题,但大小不一,证据很难采集,特别是有关公司背后的利益链,没有任何证据。能查的唯有财务,但这些公司现在责权难分,你说它们是国有,但是又有私人注资;你说是私人,它们还是太和的下属企业,我只能说,它们很像是某些人的‘福利公司’。”
“你的建议是查不了?”
孙慧敏说,“凭现有的证据,当然能查,但很有限,查到什么程度,怎么查,谁去查?谁敢查?涉及的金额不大,查出来了自己惹一身骚,很难造成伤害。顶多这些公司的经营者倒霉。”
郭小洲拿起来材料,翻到第六页,指着许剑的名字说,“许剑,太和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六年前太和棉纺厂投资五十万在广汉注册的房地产企业,太和厂的厂长换了四任,徐剑的总经理一直稳如泰山,资料中提到,他是首任太和厂厂长的小舅子,而这位太和功勋级人物现在是省人大副主任,前任副省长。”
说到这里,郭小洲顿了顿,“这家地产公司现在在广汉和武汉开发了三个楼盘,虽然楼盘不大,但每年的账面收入是四千万,可是他们没有上缴哪怕半分钱给太和厂。”
“还有这个,太和星光大酒店。当初太和厂出资四百万在广汉开办的一家餐饮酒店,连续亏损四年,承包人董光辉和太和厂签订一纸协议,由他私人和广汉市交通局局长入股酒店,之后,两年利润翻番。太和厂分文未得。”
“还有一家小的票务公司,电脑打印店可以忽略不计,但太和物流公司,太和广告公司……都是能挣钱的企业。”
孙慧敏语气沉重道:“这几年,我查了不少国企腐败的案子,我总结了几个根源。一是政府监督缺失,唯税收论,只要你完成税收,有些事情政府睁着眼闭着眼;二是企业法人权利过大,有的企业法人和当地政府领导平级,比如以前的太和厂厂长的级别,就不比当时的县长低,现在一些国企的经济运行都由老总一人说了算,从破产到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