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改观
�得快,死了五人后已经逃离到赤蟒弓的射程外。

  拓跋舒默看了看城头迎风招展的大旗,又看看城外的几具尸体。如此远的距离、在这种风速下,射出的箭早已经偏离平常轨迹,承昭竟将风速计算得如此之精准。拓跋舒默自诩也是射箭能手,和承昭相比,竟不能及。

  正要说话,却听皇甫毅喝彩道:“想不到我乌桓文书校尉竟有如此箭法!”拓跋承昭听这“文书校尉”几字从皇甫毅口中说出,似有别的意思,看向拓跋舒默:“当好文书校尉真可以当大将军?”

  拓跋舒默颔首:“我初从军时便是在军中当文书校尉。”承昭听拓跋舒默这么一说也就不再说话。

  皇甫毅暗笑:公子从军时只有十二岁,你从军时已经十六了。刚想开口,却见拓跋舒默斜着眼看着自己,立时闭了嘴。其实冲刚刚那几箭,皇甫毅还是有些欣赏那小子的!

  拓跋舒默看向皇甫毅:“你军中的神箭队交给承昭好好训练。”抬头看了看天气,“我看不出半月,冯恩定要攻城。”皇甫毅、拓跋承昭齐声应了声:“是!”

  此时已经是初冬时节,天气也是越来越冷。拓跋舒默每日巡城更加频繁,敦促将士训练守城,更时时去看拓跋承昭训练射手。

  拓跋承昭也觉得奇怪,眼见天气日益寒冷,这拓跋舒默倒是喜欢在寒风中走动,军营中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叹口气,也不知他所说大秦、山越联军即将攻城一事准不准。

  几日后的一天,晨起发现天色晦暗,铅云低垂,大有雨雪将至的势头。到了下午,果然飘起了雪花,落在树上,飒飒轻响。傍晚时分,已是漫天大雪。伴着北风呼啸,那雪又急又密,不一会功夫,屋宇、城墙、山川,满目望去,尽是薄薄一层轻白。

  到了入夜,风倒是息了,只是那雪下的愈发紧了,一片片、一团团,漫天漫地,只听见大雪簌簌,四处皆是白茫茫一片。

  大雪绵绵几日不绝,如飞絮鹅毛一般,天地间银装素裹一片,好看得紧!只是看得久了,难免让人眼晕。

  面对美景如斯,冯恩却头疼得紧:这大秦人还好,山越人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军中山越士兵冻病者不在少数。山越地处南方,树木四季常青,百年难得下一场雪。这种大雪之下也怪不得山越人要生病。

  大雪初霁,寒意却更加逼人。大秦军中也逐渐有人冻病,冯恩看着常山城塞,乌桓人躲在城中自然安然无恙,自己大军露宿野外,长此以往联军将不战自败!但若此时退去,又恐大秦耻笑。一时间也是难办。

  又过两日,冯恩一传令兵递来雍熙帝密函。密函中言及山越王赵融恐山越将士难以适应北方严寒,即将退兵。命冯恩在山越退兵前务必攻城!

  冯恩阅毕也是大惊:山越如果退兵,大秦将极为不利,自己这二十五万大军恐不是乌桓人的对手。遂下令明日一早攻城。

  承昭自接了拓跋舒默训练射手的任务以来,除了日常训练外,更是着意添加了黎明和入夜两个时段的训练。乌桓这些神箭手原本对此还有诸多怀疑,可十余日下来,射术比之过去精进十倍不止。大家对这个长相俊美的拓跋氏表公子刮目相看。舒默看在眼里,也十分满意。

  这日承昭正训练得起劲,发现脚下的地面似乎与往日不同,屏气凝神听了一下,又俯下身将耳朵贴在地面听了一会,兴奋地跳了起来!这拓跋舒默还真说准了,大秦真的来攻城了。

  心里对拓跋舒默多了丝佩服,口中道:“勇士们今日就用我们手中的箭,让敌人尝尝我乌桓强弓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