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朱棣的对手(2)
�翼,还设计了一个朱棣做梦也想不到的圈套。
进攻失败的朱棣及时调整了军队部署,他决定改变突破口,以中央突破战术攻击盛庸中军,以求获得全线击溃之效。他重整了部队,转移到了中军方向,准备发起一次致命的攻击。但他预料不到的是,当他威风凛凛地整肃队伍准备进攻时,他和他的部队已经站在了盛庸的麻袋口上。
很快,朱棣率领他的骑兵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进攻。如他所料,盛庸的中军一触即溃,纷纷向后逃散。朱棣大喜,发动全军追击敌人。可是他的追击没有持续多久,朱棣就惊奇地发现,越往里突进,南军的人数越多,而且他们并不像是逃散的士兵,手中都拿着火器和弓弩,正瞄准着自己的军队。
一个念头瞬间闪过朱棣的脑袋:“上当了!”
这正是盛庸的计划,他料定朱棣左翼攻击失败后会转而攻击中军,便设下陷阱,遇朱棣攻击时安排中军后撤,待其进入包围圈后再进行合围发动进攻。
朱棣又一次陷入了危机之中,这一次他不可能如白沟河之战那样去欺骗敌军主帅了。盛庸不是李景隆,而且朱棣已经成为囊中之物,他这次就是把马鞭挥断,也不会再有任何效果了。
救兵
此时在包围圈外,还聚集着朱棣的大批士兵,但由于主帅被围,大家都不知所措。经验告诉我们,关键时刻总是会有英雄人物出现的,这次充当英雄的是朱能。
他紧跟朱棣攻击南军,但在一片眼花缭乱的阵法变换之后,他发现自己把主帅给丢了,这还了得!再不把人找到,全军就有崩溃的危险!
当他得知朱棣已被包围时,立刻率领自己的亲兵向南军包围圈猛冲。此人实在是少有的勇猛忠义之人,也出了名的不要命,之前他曾有过带领三十余人追击数万大军的光辉纪录。这一次他也没有让朱棣失望,左冲右突之后,他居然在乱军中找了朱棣,并和他一同冲出重围。
此时远处指挥的盛庸怒不可遏,他没有想到自己花心思设计的圈套居然还是被朱棣跳了出去;既然朱棣已经逃走了,那就去攻击北军士兵,一个也不要让他们溜走!
所谓有失必有得,盛庸设置的圈套虽然没有能够套住朱棣,却套住了另一个人。
朱棣被包围之后,最为着急的并不只是朱能一人,张玉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公认的朱棣手下第一大将,在以往的战役中,曾身先士卒,居功至伟。朱棣也与他交谊深厚,眼见自己敬爱的领导被陷了进去,张玉也效法朱能,拼命冲进包围圈。
经过奋死拼杀,张玉终于冲了进去,但他看到的不是朱棣,而是死神的笑容。
此时朱棣已经被朱能救走,而杀红了眼的南军士兵眼看着到手的鸭子飞了,正想找个人发泄一下,张玉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于是众人一拥而上,人手一刀,把张玉砍成肉酱。此时以往被朱棣追着跑的将领们都意识到,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的时候到了。不用动员,拼死追杀,北军随即一溃不可收拾。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破鼓总有万人捶,在这全军败退之时,偏偏朱棣的另一个克星平安又率部赶到,与盛庸合兵一处,追着朱棣跑。一生几乎从未打过败仗的朱棣就这样败在了一个无名小卒的手上。
东昌之战成就了盛庸的名声,朱棣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打破。
所谓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胜利的南军统帅盛庸也有被北军箭弩击中的危险。说来十分滑稽,虽然此战中盛庸大量使用了火器和弓弩,并几乎全歼了朱棣的北军,在�
进攻失败的朱棣及时调整了军队部署,他决定改变突破口,以中央突破战术攻击盛庸中军,以求获得全线击溃之效。他重整了部队,转移到了中军方向,准备发起一次致命的攻击。但他预料不到的是,当他威风凛凛地整肃队伍准备进攻时,他和他的部队已经站在了盛庸的麻袋口上。
很快,朱棣率领他的骑兵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进攻。如他所料,盛庸的中军一触即溃,纷纷向后逃散。朱棣大喜,发动全军追击敌人。可是他的追击没有持续多久,朱棣就惊奇地发现,越往里突进,南军的人数越多,而且他们并不像是逃散的士兵,手中都拿着火器和弓弩,正瞄准着自己的军队。
一个念头瞬间闪过朱棣的脑袋:“上当了!”
这正是盛庸的计划,他料定朱棣左翼攻击失败后会转而攻击中军,便设下陷阱,遇朱棣攻击时安排中军后撤,待其进入包围圈后再进行合围发动进攻。
朱棣又一次陷入了危机之中,这一次他不可能如白沟河之战那样去欺骗敌军主帅了。盛庸不是李景隆,而且朱棣已经成为囊中之物,他这次就是把马鞭挥断,也不会再有任何效果了。
救兵
此时在包围圈外,还聚集着朱棣的大批士兵,但由于主帅被围,大家都不知所措。经验告诉我们,关键时刻总是会有英雄人物出现的,这次充当英雄的是朱能。
他紧跟朱棣攻击南军,但在一片眼花缭乱的阵法变换之后,他发现自己把主帅给丢了,这还了得!再不把人找到,全军就有崩溃的危险!
当他得知朱棣已被包围时,立刻率领自己的亲兵向南军包围圈猛冲。此人实在是少有的勇猛忠义之人,也出了名的不要命,之前他曾有过带领三十余人追击数万大军的光辉纪录。这一次他也没有让朱棣失望,左冲右突之后,他居然在乱军中找了朱棣,并和他一同冲出重围。
此时远处指挥的盛庸怒不可遏,他没有想到自己花心思设计的圈套居然还是被朱棣跳了出去;既然朱棣已经逃走了,那就去攻击北军士兵,一个也不要让他们溜走!
所谓有失必有得,盛庸设置的圈套虽然没有能够套住朱棣,却套住了另一个人。
朱棣被包围之后,最为着急的并不只是朱能一人,张玉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公认的朱棣手下第一大将,在以往的战役中,曾身先士卒,居功至伟。朱棣也与他交谊深厚,眼见自己敬爱的领导被陷了进去,张玉也效法朱能,拼命冲进包围圈。
经过奋死拼杀,张玉终于冲了进去,但他看到的不是朱棣,而是死神的笑容。
此时朱棣已经被朱能救走,而杀红了眼的南军士兵眼看着到手的鸭子飞了,正想找个人发泄一下,张玉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于是众人一拥而上,人手一刀,把张玉砍成肉酱。此时以往被朱棣追着跑的将领们都意识到,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的时候到了。不用动员,拼死追杀,北军随即一溃不可收拾。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破鼓总有万人捶,在这全军败退之时,偏偏朱棣的另一个克星平安又率部赶到,与盛庸合兵一处,追着朱棣跑。一生几乎从未打过败仗的朱棣就这样败在了一个无名小卒的手上。
东昌之战成就了盛庸的名声,朱棣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打破。
所谓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胜利的南军统帅盛庸也有被北军箭弩击中的危险。说来十分滑稽,虽然此战中盛庸大量使用了火器和弓弩,并几乎全歼了朱棣的北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