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复仇(1)
��为征服者,是因为他们的士兵英勇善战,并不是他们的军事机构先进。

  在那些人看来,这些连字都不认识的野蛮人,只是凭借着所谓的勇猛作战,怎么可能在军事谋略上胜过长期受到系统军事理论训练的文化先进民族的军官们?

  事实证明,他们可能是错的。

  军事和经济的发展往往是脱离的,这句话已经被历史多次证明。

  蒙古的军事制度虽然简单,却很实用,他们没有南宋那些无用的官僚机构,作战时采用小股骑兵试探,然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对敌方薄弱部位实施冲击。一旦攻击受挫,立刻撤走,然后寻机从侧面突破。

  机动,这是蒙古军队的最大优点。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蒙古军队的武器也比南宋更先进,他们天才地发明了当时最为可怕的弓,其射程可达三百米,无论多厚的铠甲都难以抵挡。只有最精锐的南宋军队装备的神臂弓才能与之相比。但战争中,武器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作战的士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和蒙古人打仗是一种很痛苦的事,因为他们并不与对方直接用刀剑厮杀,其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弓箭。

  当你碰到蒙古骑兵时,你的噩梦就开始了。进攻前射箭,进攻的过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时,还在射箭。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这种类似无赖的打法足以把人逼疯!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蒙古军队进攻东欧时,那些体格远远比他们健壮的欧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

  他们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剑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的。

  而蒙古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那就是屠城。

  蒙古人从东亚打到西亚,再打到欧洲,一直都来这一套,他们的屠城是比较有特点的,值得一说。

  从各方面资料来看(《多桑蒙古史》《元史》),蒙古人的屠城并不是放纵军纪造成的,他们的屠城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注意这一特点)。

  屠城是为了让对手屈服。

  在攻城前他们一般会打好招呼,投降就不屠城,不投降后果你们自己去想。

  但他们的缺德之处在于,不投降他们必然会屠城,但是投降的他们也并不放过。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了保障后方的需要,他们认为,有人留在自己的身后是不安全的,一定要杀光才安心(盖蒙古兵不欲后路有居民,而使其有后顾之忧也)。

  蒙古的狂潮席卷全球,不过欧洲人似乎更有自律精神,他们认为无端出来这么些恐怖的家伙,是因为自己犯的错太多,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所以他们称呼蒙古人为“上帝之鞭”。

  这一荣誉称号的授予在欧洲历史上是第二次,第一次是给了匈奴王阿提拉。

  历史学家们给了蒙古军队的这种屠杀行为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国家恐怖主义。

  蒙古军队中似乎也有某些人相当爱好行为艺术,其具体表现为西亚战役中,将被杀死的人脑袋砍下来,堆成一座三角形山。

  此外他们也是颇有些黑色幽默感的,比如在攻克巴格达后,他们将最高领袖哈里发关在一座装满金银珠宝的房子里,让他活活饿死。

  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却是用最残酷的方式——屠杀。

  这是一个可怕的敌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