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怒目
�且眼睛都是红色的。
最主要的,是壁画上面竟然有一首汉乐府诗。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我看了看落款,只提了一个“孤”字。
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古代自称为“孤”的,无非两种人,第一种是皇帝,第二种是想当皇帝的人。我指给他们看了这首小诗,眼镜说:“这都不认识啊老大,你要多学点文化了,这是曹操著名的《蒿里行》噻,讲的是连年打仗祸害百姓的事嗦。”
李亨利笑道:“未必。诗里提到关东义士,曹操肯定是说自己,因为他曾于关东组织义军,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讨群凶嘛,这个‘凶’字就耐人寻味了,我看和斗里的东西有关。曹操盗墓发丘,在军中设置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件事你们应该都有耳闻吧,他说‘军合力不齐’,是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各自还是有私心的,自己筹不到军饷,只好来西北‘大雁飞过的地方’寻求解决之道,要想得势得利,就要去发死人财,而在下面严苛的环境里,才显出人性来,军士们自相残杀。”
胡子惊道:“军法严厉,士兵不敢随便乱来,这恐怕不是自私自利那么简单了,他们可能是在下面中邪了。”
李亨利点头道:“这也是有可能的。袁术在南方称帝了,曹操不甘示弱,也想称帝,这时候他在大西北盗墓发丘筹集军饷,就在这里刻下皇帝玺印。但是在这里他们遭遇了死人大军,铠甲上生满了虫子,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也将死去,说明这个墓很凶。”
“白花花的骸骨裸露在荒郊野岭,他们费尽千辛万苦,远逃千里,才逃离了鸡冠蛇的领地,终于听不到恐怖的鸡鸣声了。但这个时候,他的发丘大军已经死伤惨重,百里活一,所以曹操他感到很悲伤,终于饱含着深情,忍不住题写了这首诗,用来悼念那些为筹集军饷而惊扰亡灵,招致了杀身之祸的将士们。”
我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解释,现在想来丝丝入扣,不禁感到一阵后怕。如果全副武装的军队都要栽跟头,这样的墓我们最好连碰都别去碰。眼镜怀疑地说:“李老板儿,你这样解释有点牵强,曹操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心怀天下,一心想着统一的事,好让老百姓过上安生日子,像他这样的伟人,怎么会干倒斗这种丧良心的事嘞?”
李亨利冷笑了一声:“曹操盗墓发丘筹集军饷,这在历史上是毋庸置疑的事了,你别忘了这首诗的题目,可是蒿里行。”
眼镜反问道:“蒿里行怎么了?”
李亨利道:“没怎么,蒿里,本义是泰山之南的一座坟山,不过在文学上,渐渐变成阴间魂魄聚集之地的符号罢了,他曹操又不傻,不是盗墓发丘走阴地,他没事取这个诗名做什么?”
眼镜脸色惨白,终于不再问了。我的心情和他估计差不多,如果连曹操都畏惧的地方,我觉得我们也该要快点离开了。
我担心地分析道:“这里会不会就是曹操看到部下一个个的死去,以为他大限已到,所以才为自己建造的陵墓?”
胡子说:“这个因素基本可以排除了。如果真是这种情况,他哪里还有时间建造陵墓、打磨浮雕并染上色彩?他又哪儿还有时间去雕刻金刚石像、天禄辟邪?先不谈藻井的设计难度,他也不�
最主要的,是壁画上面竟然有一首汉乐府诗。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我看了看落款,只提了一个“孤”字。
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古代自称为“孤”的,无非两种人,第一种是皇帝,第二种是想当皇帝的人。我指给他们看了这首小诗,眼镜说:“这都不认识啊老大,你要多学点文化了,这是曹操著名的《蒿里行》噻,讲的是连年打仗祸害百姓的事嗦。”
李亨利笑道:“未必。诗里提到关东义士,曹操肯定是说自己,因为他曾于关东组织义军,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讨群凶嘛,这个‘凶’字就耐人寻味了,我看和斗里的东西有关。曹操盗墓发丘,在军中设置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件事你们应该都有耳闻吧,他说‘军合力不齐’,是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各自还是有私心的,自己筹不到军饷,只好来西北‘大雁飞过的地方’寻求解决之道,要想得势得利,就要去发死人财,而在下面严苛的环境里,才显出人性来,军士们自相残杀。”
胡子惊道:“军法严厉,士兵不敢随便乱来,这恐怕不是自私自利那么简单了,他们可能是在下面中邪了。”
李亨利点头道:“这也是有可能的。袁术在南方称帝了,曹操不甘示弱,也想称帝,这时候他在大西北盗墓发丘筹集军饷,就在这里刻下皇帝玺印。但是在这里他们遭遇了死人大军,铠甲上生满了虫子,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也将死去,说明这个墓很凶。”
“白花花的骸骨裸露在荒郊野岭,他们费尽千辛万苦,远逃千里,才逃离了鸡冠蛇的领地,终于听不到恐怖的鸡鸣声了。但这个时候,他的发丘大军已经死伤惨重,百里活一,所以曹操他感到很悲伤,终于饱含着深情,忍不住题写了这首诗,用来悼念那些为筹集军饷而惊扰亡灵,招致了杀身之祸的将士们。”
我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解释,现在想来丝丝入扣,不禁感到一阵后怕。如果全副武装的军队都要栽跟头,这样的墓我们最好连碰都别去碰。眼镜怀疑地说:“李老板儿,你这样解释有点牵强,曹操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心怀天下,一心想着统一的事,好让老百姓过上安生日子,像他这样的伟人,怎么会干倒斗这种丧良心的事嘞?”
李亨利冷笑了一声:“曹操盗墓发丘筹集军饷,这在历史上是毋庸置疑的事了,你别忘了这首诗的题目,可是蒿里行。”
眼镜反问道:“蒿里行怎么了?”
李亨利道:“没怎么,蒿里,本义是泰山之南的一座坟山,不过在文学上,渐渐变成阴间魂魄聚集之地的符号罢了,他曹操又不傻,不是盗墓发丘走阴地,他没事取这个诗名做什么?”
眼镜脸色惨白,终于不再问了。我的心情和他估计差不多,如果连曹操都畏惧的地方,我觉得我们也该要快点离开了。
我担心地分析道:“这里会不会就是曹操看到部下一个个的死去,以为他大限已到,所以才为自己建造的陵墓?”
胡子说:“这个因素基本可以排除了。如果真是这种情况,他哪里还有时间建造陵墓、打磨浮雕并染上色彩?他又哪儿还有时间去雕刻金刚石像、天禄辟邪?先不谈藻井的设计难度,他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