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太后有阴谋
��去,方才那艘画舫已被大火吞没,舫上有人裹着一身火光跳进秦淮河中。

  因画舫已行至江中,想要施救也是不可能了,岸上巡查的宿卫牙门二军只能望江而兴叹,身披银甲的羽林卫也是爱莫能助,望着那一处画舫被烧成了灰烬。

  可柳素却是不命该绝。

  他与心雨在甲板上卿卿我我,是被大火最后吞噬的地方,才能得以顺利逃脱,留下一条性命,可那俊秀的模样是被毁得一干二净了。

  关于太祖之怒的传言愈演愈烈,加之柳素醒后脱口说出在画舫见到私下出宫的当今陛下和皇后,更让传言有了几分言之凿凿。

  今上和皇后因何出宫,无人去细究。只是帝后出现在画舫,就难免让人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男子流连青楼是再正常不过的,世家子弟挟妓出游被视为风雅之事,可皇后出去了画舫,这就是行止不端。于是三千太学生又有了借口对钱若水口诛笔伐,在封后大典即将到来之前,言辞激烈,甚至煽动了一些朝臣,意图罢朝,以要挟杜恪辰取消封后。

  而煽动这些朝臣的传言中,又有一则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当日柳素因火患而断然跳江,容貌尽毁,这只是对外的一个说辞。而实际上,他的后背还中了一刀,据说所言,当日的歹人说是奉皇后之命要杀他,幸亏他跳江逃走,才保住性命。

  这话看着疑点重重,但柳素已经是个废人了,柳家断不可能拿自家子弟的性命布这样大的一个局。

  若说传言是柳家在背后主使,那搭上自家的性命,这般置之死地而后生之举,不免让钱若水心生敬佩,对柳太后的警惕也就更加深了一分。

  为了把她拉下后座,柳家赔上一个如花的少年朗,这个代价也太大了。

  可还没等钱若水弄清这当中的阴谋,柳太后已经找上门。

  自钱若水回宫后,还没有与柳太后正面交过锋,唯一的一次探病都被她拒之门外,在冰天雪地中站了数个时辰。大抵她与柳太后的矛盾都是以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她是受罚的一方,而柳太后永远高高在上,不屑于屈尊迁就。

  而这一次,柳太后竟主动上门,到了她的含元殿来,而且是在封后大典的前一日,她正处于异常忙碌的时期。

  皇后的翟衣已经做好。这一次,柳解言没有托三阻四,而是在管易的监督之下三日之内便赶制了新的翟衣,依钱若水的意思,不必繁复,只需要合乎规制便好。可还是被人诟病了一番,依旧觉得钱若水奢靡铺张,不堪为命妇表率,以风不可助长,即便是听说立后大典的一应花销全由皇后一人承担,也是对她颇有微辞,认为皇后也有私产是一件极不规矩的事情。横竖不管钱若水怎么做,都会被诸多指责。钱若水索性也不理会,只等着立后大典一过再发作。

  她正试装的当会,柳太后进来了,身后浩浩荡荡着跟着她素馨宫的宫人,气势汹汹。

  钱若水看着像是要打群架的架式,当即噗嗤一笑。

  落在柳太后的眼中,却有轻蔑之意,当即大喝一声,“见了哀家,你缘何不跪?”

  钱若水原以为这些年,柳太后会有长进,可除了罚站就是罚跪,多少年也是这般。真不知她当年是如何在宫斗中幸存下来的,先帝把人宠得无法无天,却没有人对她下手。不过一想到沈太后的手段,她也是深深地叹息。

  “太后恕罪,妾身正在试装,不能行大礼。”从进厉王府开始,钱若水一直称呼她为“太妃”,而今却还是“太后”,不曾随杜恪辰喊过她一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