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本宫的旨意
�恪辰从风光无限到蛰伏西北,最后西出夺位。这份坚守与等待,钱若水自愧不如。
而在感情上,他亦是一个执守的人。从裴语馨到霍青遥,他始终都抱着一份等待的心态,直到绝望。
“皇后娘娘明知故问。”管易也不打算与她绕圈子,“臣的目的,娘娘很清楚,又何必取笑于臣。”
钱若水搁了笔,坐直身子,“想来这件事也是本宫当年的错,不该让遥遥接近你,只因兄长一句无心的话,让她当了真,才会有了与你这段孽缘。”
“臣并不觉得是孽缘,因为遇见她,臣才终于有了新的希望。”倘若说裴语馨带给他的是无望的黑暗,那么霍青遥的出现是黑暗中那一盏指路的明灯。只是没有想到,明灯的尽头并不是无尽的光明。
或许这就是宿命,注定他的情路一生坎坷。
“可是她有兄长的孩子,是云家之后。”
管易惊诧地抬头,“娘娘知道?”
“本宫不该知道吗?”钱若水反问,“那是云家唯一的后人,本宫岂能让他流落在外。今日就算你不来,本宫也会把遥遥接出鲁国公府,找一清静之地让她顺利生产,抚养幼儿。”
“可若是臣不把人交出来呢?娘娘这是要与臣反目成仇,引发新一轮的纷争,而让那些人有机可乘,顺势把你从后位上拉下来。”管易直视她,“臣身居要职,家门显赫,难道还配不上她吗?”
钱若水却道:“她是我云家妇,自幼又在云家长大,就算兄长身死,她仍可回云家,并不需要你的庇护。”
“可是陛下呢?您可曾想过,他今日能让你坐上后位,是因为云家自夏辞西之后再也没有后人,为其平反只是顺势而为,也是为了替你肃清障碍。可是一旦遥遥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那就是一个不得不除的后患。陛下能为您违背太祖遗训,是因为您是他珍之重之的女子,可并不代表他会对云家网开一面。夏辞西当日叛乱,虽然他用另一番的说辞掩住悠悠众口,可并不代表他原谅夏辞西的所作所为。镇西军之于陛下,是何等的地位,您不会不知道。”管易侃侃而言,字字在理。只因云氏从此绝后,而既往不咎,可是出现一个后人,就是另一番的局面。
“那么依管大人的意思,您娶了遥遥,又要如何对外宣称这个孩子的存在,他是姓云还是姓管?你与陛下多年挚交,又要如何对他说明你成婚仅仅数月,何以突然有了孩子。”钱若水挑眉,“管大人才学无双,机智过人,这当中的种种可能,你是否都已有了万全之策?”
“若是娘娘应允,臣已有计较,绝不会让陛下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
“若是本宫不允呢?”
管易蹙了眉头,“娘娘,这正是拉拢臣下最好的机会。臣乃是陛下挚交,又是朝中重臣,同娘娘都是出身世家,而娘娘您的娘家暂时无法成为您的后盾。这时,您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而臣觉得,在朝堂之中,再没有比臣更适合的人选。再者说,就算您把遥遥送回洛阳,难道您想让这个孩子像夏辞西一样背负着家族的枷锁继续煎熬,如今已有了云姓,难道还要为云氏的兴衰而再一次地放弃本该属于他的生活吗?”
“放肆。”钱若水拍案而起。
管易却并不放弃,“如今的朝堂之中,陛下重用寒门,而使世家怨声载道,娘娘与臣有着同样的出身,曾经为了家门的荣辱而隐忍求生。陛下一朝功成,可他也看到世家对于朝堂的威胁,才会扶植寒门。三千太学生长跪正阳门外,可陛下并未加以训斥,而是放任自流。可见他对打压�
而在感情上,他亦是一个执守的人。从裴语馨到霍青遥,他始终都抱着一份等待的心态,直到绝望。
“皇后娘娘明知故问。”管易也不打算与她绕圈子,“臣的目的,娘娘很清楚,又何必取笑于臣。”
钱若水搁了笔,坐直身子,“想来这件事也是本宫当年的错,不该让遥遥接近你,只因兄长一句无心的话,让她当了真,才会有了与你这段孽缘。”
“臣并不觉得是孽缘,因为遇见她,臣才终于有了新的希望。”倘若说裴语馨带给他的是无望的黑暗,那么霍青遥的出现是黑暗中那一盏指路的明灯。只是没有想到,明灯的尽头并不是无尽的光明。
或许这就是宿命,注定他的情路一生坎坷。
“可是她有兄长的孩子,是云家之后。”
管易惊诧地抬头,“娘娘知道?”
“本宫不该知道吗?”钱若水反问,“那是云家唯一的后人,本宫岂能让他流落在外。今日就算你不来,本宫也会把遥遥接出鲁国公府,找一清静之地让她顺利生产,抚养幼儿。”
“可若是臣不把人交出来呢?娘娘这是要与臣反目成仇,引发新一轮的纷争,而让那些人有机可乘,顺势把你从后位上拉下来。”管易直视她,“臣身居要职,家门显赫,难道还配不上她吗?”
钱若水却道:“她是我云家妇,自幼又在云家长大,就算兄长身死,她仍可回云家,并不需要你的庇护。”
“可是陛下呢?您可曾想过,他今日能让你坐上后位,是因为云家自夏辞西之后再也没有后人,为其平反只是顺势而为,也是为了替你肃清障碍。可是一旦遥遥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那就是一个不得不除的后患。陛下能为您违背太祖遗训,是因为您是他珍之重之的女子,可并不代表他会对云家网开一面。夏辞西当日叛乱,虽然他用另一番的说辞掩住悠悠众口,可并不代表他原谅夏辞西的所作所为。镇西军之于陛下,是何等的地位,您不会不知道。”管易侃侃而言,字字在理。只因云氏从此绝后,而既往不咎,可是出现一个后人,就是另一番的局面。
“那么依管大人的意思,您娶了遥遥,又要如何对外宣称这个孩子的存在,他是姓云还是姓管?你与陛下多年挚交,又要如何对他说明你成婚仅仅数月,何以突然有了孩子。”钱若水挑眉,“管大人才学无双,机智过人,这当中的种种可能,你是否都已有了万全之策?”
“若是娘娘应允,臣已有计较,绝不会让陛下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
“若是本宫不允呢?”
管易蹙了眉头,“娘娘,这正是拉拢臣下最好的机会。臣乃是陛下挚交,又是朝中重臣,同娘娘都是出身世家,而娘娘您的娘家暂时无法成为您的后盾。这时,您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而臣觉得,在朝堂之中,再没有比臣更适合的人选。再者说,就算您把遥遥送回洛阳,难道您想让这个孩子像夏辞西一样背负着家族的枷锁继续煎熬,如今已有了云姓,难道还要为云氏的兴衰而再一次地放弃本该属于他的生活吗?”
“放肆。”钱若水拍案而起。
管易却并不放弃,“如今的朝堂之中,陛下重用寒门,而使世家怨声载道,娘娘与臣有着同样的出身,曾经为了家门的荣辱而隐忍求生。陛下一朝功成,可他也看到世家对于朝堂的威胁,才会扶植寒门。三千太学生长跪正阳门外,可陛下并未加以训斥,而是放任自流。可见他对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