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婚事
  春去秋来,等回过神来时候,已经是许多年之后。君长宁拿过丫头端来帕子擦了擦手,原先他身边青云、绿水绿叶等人早就到了年纪,被张氏放出去许了人家,身边这些都是后来选上来,因为君老爷担心孩子被勾引坏了身子,给他挑都是偏向老实稳重类型。

  当然,偌大一个君家,肯定有一心思飞上枝头变凤凰丫头,别说君长宁风姿无二,宁邑县里头仰慕而来小姐都不少,他十五岁之后,上门来提亲人就不少,幸好是个男儿,大部分不过是问问意思,见君家并不打算让孩子早婚就罢了,若是女儿,估计人家都能把门槛儿踏烂了。

  不过君长宁自觉这个身体还是个未成年孩子,早早发生那啥关系,对身体可没有多少好处,他以后功成名就之后,难道还愁没有娇妻美妾吗!再来他现学业也不轻松,程越无就旁边盯着呢,若是因为这些事情荒废了学业,这位老师就能拿着棍子上门来狠狠一顿抽打。

  上面有君老爷张氏盯着,中间君长宁自己也不上心思,下面有几个贴身丫鬟夜防日防,总算是没发生那种爬床事件。君长宁洗干净双手,去年秋天他去省城参加了乡试,总算是不负一家人期盼,甚至以第一名优势拿下了解元。这其中固然有君长宁本身学识出众,也有他熟悉人心理,写出来文章得主考官喜欢。

  有了举人功名,得到好处自然比秀才多。秀才仅仅是一种身份,举人才有当官资格,但还不一定能当官,等考中了进士,那才是全国统一分配官员。君长宁表现显然让大部分人满意了,等科举成绩出来时候,君家即使不想大操大办,各门各路贺喜也车水马龙。

  那段日子张氏君老爷忙着应酬,但即使再辛苦也是满脸笑容,晚上睡觉时候都能笑醒。因为长宁中举事情,小女儿婚事也终于确定下来,却是长宁一个同窗,也算是书香门第,只是这些年来一直没出能读书孩子,那位老爷看中了君长宁学识,就提自家儿子提了亲。

  君幼宣夫家姓施,宁邑本地来说也算是望族,据说以前家中朝为官人不少,只是燕朝战乱年代毁掉了大半,作为前朝大族,现自然败落下来,这些年虽然家中也有读书人入朝,但一直得不到重用,这一代中,施文华是长子嫡孙,才学却只是一般般,考秀都考了两次才中。

  施家虽然有些败落下来,但显然不是君家能比得上,他们来上门提亲时候还真让君家惊喜了一番,随即又担心起来。毕竟那种大家族里头是是非非,可不是他们这样简单家庭能比得上,君幼宣又是幼女,而且是长宁同胞姐姐,君老爷还是有些看重,不然也不至于将婚事一直拖到了现。

  君长宁跟施文华说不上什么交情,当年他青山书院读书时候,这位是施家族学读书,后来施家不知道打着什么主意,想了办法让他拜师顾庭兴,两人才算得上是师兄弟。只是那时候君长宁闭门苦读,两人之间不过是泛泛之交。

  但从顾庭兴那边,对这个弟子看法却还是挺好。顾庭兴为人正直,不可能因为施家压力就认了弟子,向来也是看中这位人品。施文华虽然屡屡落第,但心态着实不错,从未见过他垂头丧气样子,反倒是有些愈挫愈勇,其实也是这位实不是读书料,要是让他干实事话,反倒是有可能出头。

  施文华好不容易中了举人,施家也知道让他继续考可能性不太大,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靠着这个功名谋一个职位,从小地方做起,以后还有升官可能性。施家不缺会读书人,只因为他长子嫡孙身份才会花费这般大工夫。

  管知道施家并不是看准了小女儿才貌,多却是小儿子利用价值,君家还是有些摇摆不定,毕竟能跟这样大家族拉上关系,总是有些好处。施家虽然现说是败落了,但人家朝廷里头却还有人脉,这可不就弥补了君家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