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可燃眉之急
  赵毅为难地道:“这个……韩家的财产虽巨,但是现在举国的粮食都不怎么富足。若是使用大量的钱财购买粮食,恐怕会使得粮价飙升,到了那时候,恐怕百姓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项重华不耐烦道:“寡人跟祁国拼命还不是为了保护他们?让他们过几天苦日子又有什么关系?”

  赵毅无奈地看向许殊。

  许殊手持玉笏,上前解围道:“陛下圣明。百姓与国家同甘共苦的确是天经地义之事,只是攘外需得先安内。我雍国本就地大人众,若不能保证子民衣食无忧,祁国很有可能趁虚而入,挑拨各地民众、绿林叛上作乱。且那些将士出征在外,最担心的就是家人的安危。若听闻亲族食不裹腹,又怎会有心思杀敌?”

  项重华按捺着怒火,道:“那你说寡人怎么办?把王宫卖给刘羲纬,去救济他们吗!”

  许殊忙道:“臣有一计,或可两全。”

  项重华道:“有话直说!”

  许殊道:“洪水的重灾区离前线不是很远,所以陛下可以将灾民安置往前线。青壮男子上阵杀敌,老弱妇孺则负责挖壕筑土,洗衣造饭。我国军饷充沛,只要将他们划入军籍,便可以解决衣食住行。而且据细作来报,祁国近期会增派援军,我国为与之抗衡,自然也得调兵遣将。将灾民直接拉入行伍,还可以节省下调兵的经费,可谓一举两得。”

  项重华点头道:“此计甚好,只是要将无战斗经验的子民训练成战士,恐怕并非朝夕之功。”

  许殊道:“陛下不必担心。魏起将军担心雍祁战事扩大,兵力不足,一早就吩咐各地州牧长官训练当地所有青壮男子,时刻为参军报国做准备。陛下只要多多派遣些擅长训练兵士的教官武士前去,一定没有问题。”

  项重华击掌喜道:“好个魏起!居然一早便想到了这一层,也不枉寡人对他信任有加!许丞相不愧是我雍国的栋梁之才。”立即传令嘉赏许殊、魏起,并令赵毅挑选教官武士,奔赴前线。

  魏起接到王令,立即着手安排。雍国骤然得了大量援军,人心振奋,一鼓作气夺回数个城池。秦非、袁柘骇然,急忙调兵遣将,却只能勉强维系僵持状态。

  雍国久未取胜,一举得胜后自然举国同庆。项重华下令大肆嘉奖将士,对立功将士的家人亦不吝封赏。雍国节节败退至少有一半原因是畏惧秦非的智谋,如今见秦非与袁柘联手都败在了魏起手下,信心倍增。

  魏起瞧准时机,上奏雍宫,请项重华御驾亲征。项重华不但欣然前往,还披坚执锐,亲赴沙场。雍国士气更盛,连连夺座数十城池。

  秦非和袁柘使尽浑身解术,才勉强利用山河之险与雍国僵持。

  大军连败的消息传回祁宫,刘羲纬既惊又怒,道:“袁柘、秦非双双出动,竟然奈何不了一个魏起!”

  朝臣哆哆嗦嗦趴了一地,谁也不敢说话。

  刘羲纬瞪着传报的兵士,道:“袁柘和秦非有没有什么解释?”

  士兵跪地递上一封书信,道:“秦司马有信呈递陛下。”

  刘羲纬自宦官手里抓过书信,仔细看了几遍,往地上一扔,骂道:“秦非这个混蛋,脑子进水了吗?竟然敢叫寡人御驾亲征!”

  孙哲不动声色地膝行至前,向刘羲纬道:“臣有本参奏。”

  刘羲纬挥袖道:“说!”

  孙哲道:“臣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