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战前准备
/>
按照上级的统一标准,每个步兵连还临时增配连对排互通式对话机3台(步兵排长每人1台),其通话直线距离为1000米;1:2.5万作战地区的地图一套。
每个军事干部配67式指北针一个,67式指挥旗一把(旗身全长约40公分,红、白双色稠面指挥旗,端头是可吹出高、低音的喇叭,握柄可装1节1号电池,点亮为红、黄、蓝三色信号灯);由于担任突击任务的排长,所以文风有幸比别人强点,配了8倍望远镜1部。
步兵连队的排级指挥人员以56式冲锋枪替代54式手枪,并临时增配通讯员1名,文风选来选去,最后看到一脸忧怨的李飞,明知道不妥,可是受不了这小子肉麻全身掉鸡皮疙瘩的眼神,他最终还是选了这货。
忙完这些还只是小儿科,为了让将士们在战场更好地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文风必须将战士们一个个武装到牙齿。
在六连副连长廖武扬和司务长向永前的帮助下,文风虽然不能像游戏里一样用海量的金钱将军队调整到无坚不摧的地步,但是用他的目光来看,跟当时和整体远远落后我军的越南人相比,他们的装备也算是华丽至极了。
重机枪每挺1600发子弹,班用轻机枪每挺1000发子弹,冲锋枪每支300发子弹,步枪每支200发子弹;四0火箭筒每具6发火箭弹;60迫击炮每门60发炮弹;每步兵班配爆破筒1.2米(40公分/节);每个步兵携带**炸药5公斤、手榴弹4枚,重机枪手、火箭筒手和迫击炮手及其他非战斗人员各2枚手榴弹。
同时,排里的战士每个人还配发了绿色帆布背囊一个、尼龙吊床一张、急救包一个、69式头套式防毒面具一具。
特别要说的是,为了提高在热带雨林里的生存率,在文风的强烈要求下,虽然连里要求急救包每人不能超过2个(还是因为国家穷,没有太多的备用)。
但是由于一排是突击排,战情较紧,所以每人发了两个急救包。
一个急救包装在内衣口袋里,而另一个必须用线缝在上衣右侧口袋上便于使用和备分。
为什么要再三向部队领导申请两个急救包,别的班排可能因为没有上战场,对这些看起来格外细小的东西没有什么意识,往往是上级发多少就拿多少,可是对于文风来说,他就完全不这样想了。
一排的将士们是他文风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批班底,竟然当了这个排的排长,那他就认为自己要对这些人的生命负责,也许初次上战场,很多人将士们想到了死亡,也想到了可能出现的伤情,但是决没有文风在后世看了无数军事书籍和战争影片对战场的残酷性理解的深刻。
翻开曾经过去的历史,其实牺牲在中越战场上的士兵在后世作过统计,其实最少有一半以上的战士们是因为伤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最后活活地痛死,或者流血过多而死。
此时文风虽然老着脸向连长和指导员看似提出了‘过份’的要求,但是只有他知道,这种‘过份’的要求他无法说出口,但真到了有伤亡的时候,他自认他的这个决定一定会让很多一排的将士受益。
还好,让文风万分欣慰的是,他要求战士们将多出的一个急救包缝在衣服上,看起来挺麻烦,谁也没说一个”不”字,每个人都缝得非常认真,没有一个人敢说:“我不要那东西,那急救包对我没用!”之类的话。
或许因为战争即将就要开始,从这一刻命运并不掌握在你的手中,何时让你冲向敌人,何时让你为国捐躯,子弹和炮火会何时落到你的身上,将就像轮盘赌一样不可预测,在文风再三向全排战士们进行战场动员之下,他们�
按照上级的统一标准,每个步兵连还临时增配连对排互通式对话机3台(步兵排长每人1台),其通话直线距离为1000米;1:2.5万作战地区的地图一套。
每个军事干部配67式指北针一个,67式指挥旗一把(旗身全长约40公分,红、白双色稠面指挥旗,端头是可吹出高、低音的喇叭,握柄可装1节1号电池,点亮为红、黄、蓝三色信号灯);由于担任突击任务的排长,所以文风有幸比别人强点,配了8倍望远镜1部。
步兵连队的排级指挥人员以56式冲锋枪替代54式手枪,并临时增配通讯员1名,文风选来选去,最后看到一脸忧怨的李飞,明知道不妥,可是受不了这小子肉麻全身掉鸡皮疙瘩的眼神,他最终还是选了这货。
忙完这些还只是小儿科,为了让将士们在战场更好地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文风必须将战士们一个个武装到牙齿。
在六连副连长廖武扬和司务长向永前的帮助下,文风虽然不能像游戏里一样用海量的金钱将军队调整到无坚不摧的地步,但是用他的目光来看,跟当时和整体远远落后我军的越南人相比,他们的装备也算是华丽至极了。
重机枪每挺1600发子弹,班用轻机枪每挺1000发子弹,冲锋枪每支300发子弹,步枪每支200发子弹;四0火箭筒每具6发火箭弹;60迫击炮每门60发炮弹;每步兵班配爆破筒1.2米(40公分/节);每个步兵携带**炸药5公斤、手榴弹4枚,重机枪手、火箭筒手和迫击炮手及其他非战斗人员各2枚手榴弹。
同时,排里的战士每个人还配发了绿色帆布背囊一个、尼龙吊床一张、急救包一个、69式头套式防毒面具一具。
特别要说的是,为了提高在热带雨林里的生存率,在文风的强烈要求下,虽然连里要求急救包每人不能超过2个(还是因为国家穷,没有太多的备用)。
但是由于一排是突击排,战情较紧,所以每人发了两个急救包。
一个急救包装在内衣口袋里,而另一个必须用线缝在上衣右侧口袋上便于使用和备分。
为什么要再三向部队领导申请两个急救包,别的班排可能因为没有上战场,对这些看起来格外细小的东西没有什么意识,往往是上级发多少就拿多少,可是对于文风来说,他就完全不这样想了。
一排的将士们是他文风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批班底,竟然当了这个排的排长,那他就认为自己要对这些人的生命负责,也许初次上战场,很多人将士们想到了死亡,也想到了可能出现的伤情,但是决没有文风在后世看了无数军事书籍和战争影片对战场的残酷性理解的深刻。
翻开曾经过去的历史,其实牺牲在中越战场上的士兵在后世作过统计,其实最少有一半以上的战士们是因为伤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最后活活地痛死,或者流血过多而死。
此时文风虽然老着脸向连长和指导员看似提出了‘过份’的要求,但是只有他知道,这种‘过份’的要求他无法说出口,但真到了有伤亡的时候,他自认他的这个决定一定会让很多一排的将士受益。
还好,让文风万分欣慰的是,他要求战士们将多出的一个急救包缝在衣服上,看起来挺麻烦,谁也没说一个”不”字,每个人都缝得非常认真,没有一个人敢说:“我不要那东西,那急救包对我没用!”之类的话。
或许因为战争即将就要开始,从这一刻命运并不掌握在你的手中,何时让你冲向敌人,何时让你为国捐躯,子弹和炮火会何时落到你的身上,将就像轮盘赌一样不可预测,在文风再三向全排战士们进行战场动员之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