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午的轰动效应
日便早出晚归的洒水滋润一年没用的麦场,忙着碾场,不知为何,今年来锄头家商讨跟他合伙麦收的人明显的多了起来。

  锄头地少,就那么两亩地,人也能干,一般来说自己抢收个两三天就能收割完,是个极好的劳力,村里人都喜欢叫他来帮忙,不过因为他没车没马,往回运这麦垛子跟随后的犁地耕种都要借这合伙人的车马,这农村,车马可是比人的金贵稀缺的东西,尤其是对这贫穷的旺子村来讲,全村有马有牛有车的人家屈指可数,一般的村户找合伙的先是对这些有牛马的人家是趋之若鹜,所以锄头虽是能干可往年来跟他合伙麦收的倒也不是很多。

  今年不知为何,却是突然间的多了起来,且都是晚上上门来主动邀他合伙,锄头有些受宠若惊。

  但他后来发现来的人皆是清一溜的瞧瞧的斜着眼往他那在里屋里忙活的小午妹子上瞅时,才当下明白了几分,锄头不傻,知道他这里多了个妹子的事怕是全村人尽皆知了,这些人来倒也不是恶意,不过是乡下人的好奇,还有,这村里因是重男轻女的习俗较重,风水也向来是出生的男孩较多,向来男多女少光棍颇多,很多人家虽是几个兄弟,却没一个闺女,旺子村又偏远贫穷,穷山恶水的,外村的姑娘也不愿意嫁进来,所以很多象锄头这般的小伙子都讨不到媳妇,尤其是那些个三十多的老光棍恨不得见个母猪都能当貂蝉,何况是听说来了个水灵灵白生生的大姑娘,便都蜂拥而至,找个由头看一眼田小午,即使见不着,跟这锄头探的几分消息解解馋也是好的,所有,今年各家都想来跟这锄头合伙收麦子,那些个眼睛毫不避讳的直勾勾的盯着那破布帘子后面晃动的曼妙的人影,恨不得能长出个钩子将那道女子的影子给勾出来看真切似地。

  锄头知道,这些个人的心思,也知道他们其实倒是没什么坏心,就是见不得来个未婚的姑娘,说实话,即使是个半老徐娘或是带孩子的寡妇他们都当成是王母娘娘一般的供奉着,何况是小午妹子这般的标致的黄花大闺女呢?

  虽是理解,可心中不知为何却还是有几丝的不痛快,他便胡乱的找个理由把这些个人都给搪塞了回去,只是日日来的人还是那般的络绎不绝,锄头一面交代着田小午在里屋待好了,没事莫要出来,说都是些乡下汉子,冲撞了她便不好了,一面自己拧着头皮应付着。

  锄头往年都是跟张大婶家合伙,一是近邻,走的近些,二来张大婶喜欢锄头是干活的好把式,人也实诚,干活卖力,锄头也感念张大婶这些年的照顾,虽然两家都没啥车马,但好在张大婶家四个儿子,有三个已是跟锄头般的壮年劳力,干活的好手,最小的十岁的鸭蛋,也很能帮得上忙,加上锄头,人手足,干起两年的几亩地到也拉不下那有车马的人家多少。

  今年,锄头还是跟张大婶合伙麦收,自然也拿这个自己早就答应了人家的理由拒绝了这些各怀心思的人家。

  这些由她引起的轰动性效应,田小午是不知道的,只是觉得锄头连日来越发的早出晚归了起来,说是碾场收麦子了,来家上商讨事情的人也明显的多了起来,田小午不想惹麻烦,有人来便一律躲回到里屋,细细的竖起耳朵听外头的人讲话,也在心里整理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这是个对她陌生的世界,多听些,哪怕只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也是好的,保不准哪天就能用得着。

  麦收开始了,锄头总是嘱咐田小午锁好门窗,他早早的拿着镰刀扛着一捆草绳,带着几块干粮、一壶水出去,一干就是一天,连中午饭都是用那几块干粮草草的打法了,不到半夜不回来,有两日几乎是彻夜不归。

  田小午的腿伤已经不似前几日那般的疼了,但还是没法下地,活动终归不便,也帮不上他什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