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百年大计
佩服了。女流尚且如此?老朽焉能惜此残躯?愿为安北侯效力犬马,”

  “不是为我,实为天下贫寒学子!”

  黄真素哈哈大笑:“老朽已经过甲子之年,黄土已经到了脖子上,本以为会终老此生,想不到上天垂怜,还有传道授业众人的机会。老朽愿勉力一试,看看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兼济天下!”

  “以黄老先生在才,想必有许多公侯富贵人家邀请授,老先生今日能不为钱财为义学贫寒学子。真是慷慨的紧了。”林三洪说道:“待到百年之后,黄老先生必为万众之师!”

  哼,那些个高官富贵之家,以金银厚待邀请我自然是不去的,老夫不屑于于那些纨绔之辈相见,宁可让圣人教诲烂死于胸中,也不愿传授那些朽木烂泥之人。安北侯为天下计,老朽就是贴钱贴干粮也心甘情愿!”

  又是接连几句让人眼红心热的话语,把个大学生激的热血沸腾,如少年人一般热切起来”

  有了黄真素这面金字招牌,再找师资就变得容易了许多,四五天的功夫,就找了七个颇有真才实学的老先生……

  林三洪的义学大计己经有了最初的样子了。

  最初的义学堂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配套设施,只要占地盖房就可以了。只等着学堂的基础建设完成之后,就可以正式招手学生了。

  “这是我的认捐的:百两,你个记在功德簿子上,一定要记清楚了。我这是白花花的银子,足足三百两。可不是三百贯已经升任礼部郎中的金子焕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笑嘻嘻的认捐了三百两银子。

  金子焕金大人,还是通过林三洪的关系投靠到了朱高煦门下,做了大半辈子七品芝麻官的金县尊,老了老了反而试图顺畅步步高升起来。作为部阁京官,只要熬过了郎中这个品级,以后就算真正意义上的朝臣了。尤其是现在,朱高煦已经是事实上的太子,皇子不在京中,而朱高煦又领着监国的名义,一下子就把大王爷朱高炽压了下去,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太子,可也和真正的太子没有多大区别了。

  朱高煦的崛起,自然会反映到汉王系人马的升迁上,因为朱高煦很认真的贯彻着林三洪早就制定好的战略计划,一切都力求稳妥,力求滴水不漏,所以对自己的门人要求更加严格,并没有一上来就大肆提拔自己人。

  不过据金子焕金大老爷亲口对林三洪所说,他的这个弈中也做不长久了,估计很快就会上调半品,”

  “金县尊如今已是飞黄腾达,认捐三百两?太寒酸了吧?”

  听到林三洪取笑,金子焕也不嫌寒碜:“得了吧,我的安北侯林爵爷。你还是一品的侯爵呢,不也四处伸手乞讨?官场上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就不要取笑自己人了。这几年我老金升上来的不算慢,主要的走对了太子的路子。官职虽然高了,可你也知道现在的局势,太子做事更加谨慎,严格要我们以大局为重,现哪个把手伸的太长,是要惩罚的呢。做京官寒酸的紧,没有什么油水,还不如我做县令的时候自在,能给你这里认捐三百两已经不错了

  汉王的门人们在私底下已经使用“太子”这个称呼了,虽然这个称呼很不合适,可林三洪也是自己人。没有必要拿捏着故作谦虚故作谨慎。

  因为无法搜舌地皮,京官确实比不得地方官阔绰,只要的收入还是来自于地方官吏的各种孝敬。年前、月敬、冰炭两敬,再加上五花八门的各种名目,收入也不少。可现在的朱高煦距离太子已经只有半步之遥。很多对手都在暗地里把眼珠子瞪的溜圆,随时准备找他的破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朱高煦自然要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