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假象和真相
�一边打发无聊的等待时光。
刚一落座,就听旁边的桌上有人说话:“向道高才无处期,不意今日慰相思啊,一人独斟甚是寂寥,敢情林安北屈尊同席,不知可否。”
林三洪环视四周,在芦棚子的角落里发现一个僧人,老和尚没有用正式的袈裟,仅穿着青黑色的七衲僧衣,黑色百衲鞋,光头无冠。这个老和尚眼窝深陷,一副瘦小干枯的模样,正对着林三洪微笑。
是姚广孝,黑衣病虎姚广孝!林三洪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老和尚姚广孝。
在这个时代,真正让林三洪忌惮的人物只有两个,第一个首先就是说一不二霸气凛然的朱棣。朱棣是皇上,而且眼界开阔手段狠辣,想不忌惮都不行。再有一个就是眼前这个老和尚黑衣病虎姚广孝了。
对于姚广孝,林三洪知道的并不算多,但是此人一手促成靖难之争,现在的永乐朝之所以能取代建文朝,朱棣之所以能够从燕王一跃而成为永乐皇帝,老和尚可居首功。当年的燕王朱棣一点优势也没有,老和尚居然劝说朱棣造反而且成功了,这份胆识这份魄力非比寻常。朱棣登基之后,此人深知进退之道,总是不肯入朝为官。可见他早就对大明朝的局势有深刻了解,对朱棣本人也有很清醒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姚广孝是朱高炽的人,当年林三洪在湖广格杀的那个钦差大臣,就是姚广孝的弟子。二者本就不是什么朋友,再加上湖广的那点恩怨,今天碰上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林三洪略一打量,发现姚广孝身边有十几个明显是侍卫改扮而成的随从。既然姚广孝已经认出了自己,退缩什么的已不在考虑之中,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双手合什道:“姚师傅别来无恙。”
“老了,老了,”姚广孝笑呵呵的单手虚虚一引,示意林三洪坐在自己身边:“自到江南以来,这幅臭皮囊一日不如一日,料想时日无多……”
姚广孝确实很老了,干瘦的象个活骷髅,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的样子,脸上的肌肤如同风干的树皮,浑浊昏黄的眼珠子没有半点神采。
林三洪不大愿意见到这个老和尚,客套了几句说道:“姚师傅也要过江?”
“非也,北平的善寿寺修建完成。贫僧正要起身北上,忽闻林安北大驾将至,特意在此恭候。”
敢情是刚刚渡江到此要北上的,得到了林三洪要经过的消息,特意在此等候。
姚广孝虽然担着录僧的职务,其实根本就不算什么官员,而是属于地地道道的宗教人士。虽然黑衣病虎没有官职权位,但是他的影响绝对毋庸置疑。
“姚师傅专程等候林某?”林三洪不冷不热的笑了笑:“不知姚师傅有何指教?”
“指教?贫僧方外之人,谈何指教?只是欣闻林安北功成身退,特来道贺。”姚广孝伸出瘦骨嶙峋的双手,合什道了一声佛号:“林安北以一人定湖广。以一力成扬州,又一手促成蒙古各部内附,已成文成功业之鼎盛。如此登峰造极之时,能知急流勇退,以谓先机。当世之人,得意之时而不知检束,功成之际不思退缩。待到云阳血染,早已悔之晚矣。林安北今天退下,必可善始善终,老衲先道一声贺了。”
这个姚广孝说的够大胆,够直接。
就是因为他太了解朱棣了,也太清楚大明朝的格局,所以一直不肯入朝为官,怕的就是位高权重难有善终。当着林三洪的面说出“云阳血染”这四个字,拿出李斯当年的悲惨结局来做比喻,等于是说朱棣以后必然走朱元璋的老路——大肆格杀功臣。<
刚一落座,就听旁边的桌上有人说话:“向道高才无处期,不意今日慰相思啊,一人独斟甚是寂寥,敢情林安北屈尊同席,不知可否。”
林三洪环视四周,在芦棚子的角落里发现一个僧人,老和尚没有用正式的袈裟,仅穿着青黑色的七衲僧衣,黑色百衲鞋,光头无冠。这个老和尚眼窝深陷,一副瘦小干枯的模样,正对着林三洪微笑。
是姚广孝,黑衣病虎姚广孝!林三洪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老和尚姚广孝。
在这个时代,真正让林三洪忌惮的人物只有两个,第一个首先就是说一不二霸气凛然的朱棣。朱棣是皇上,而且眼界开阔手段狠辣,想不忌惮都不行。再有一个就是眼前这个老和尚黑衣病虎姚广孝了。
对于姚广孝,林三洪知道的并不算多,但是此人一手促成靖难之争,现在的永乐朝之所以能取代建文朝,朱棣之所以能够从燕王一跃而成为永乐皇帝,老和尚可居首功。当年的燕王朱棣一点优势也没有,老和尚居然劝说朱棣造反而且成功了,这份胆识这份魄力非比寻常。朱棣登基之后,此人深知进退之道,总是不肯入朝为官。可见他早就对大明朝的局势有深刻了解,对朱棣本人也有很清醒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姚广孝是朱高炽的人,当年林三洪在湖广格杀的那个钦差大臣,就是姚广孝的弟子。二者本就不是什么朋友,再加上湖广的那点恩怨,今天碰上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林三洪略一打量,发现姚广孝身边有十几个明显是侍卫改扮而成的随从。既然姚广孝已经认出了自己,退缩什么的已不在考虑之中,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双手合什道:“姚师傅别来无恙。”
“老了,老了,”姚广孝笑呵呵的单手虚虚一引,示意林三洪坐在自己身边:“自到江南以来,这幅臭皮囊一日不如一日,料想时日无多……”
姚广孝确实很老了,干瘦的象个活骷髅,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的样子,脸上的肌肤如同风干的树皮,浑浊昏黄的眼珠子没有半点神采。
林三洪不大愿意见到这个老和尚,客套了几句说道:“姚师傅也要过江?”
“非也,北平的善寿寺修建完成。贫僧正要起身北上,忽闻林安北大驾将至,特意在此恭候。”
敢情是刚刚渡江到此要北上的,得到了林三洪要经过的消息,特意在此等候。
姚广孝虽然担着录僧的职务,其实根本就不算什么官员,而是属于地地道道的宗教人士。虽然黑衣病虎没有官职权位,但是他的影响绝对毋庸置疑。
“姚师傅专程等候林某?”林三洪不冷不热的笑了笑:“不知姚师傅有何指教?”
“指教?贫僧方外之人,谈何指教?只是欣闻林安北功成身退,特来道贺。”姚广孝伸出瘦骨嶙峋的双手,合什道了一声佛号:“林安北以一人定湖广。以一力成扬州,又一手促成蒙古各部内附,已成文成功业之鼎盛。如此登峰造极之时,能知急流勇退,以谓先机。当世之人,得意之时而不知检束,功成之际不思退缩。待到云阳血染,早已悔之晚矣。林安北今天退下,必可善始善终,老衲先道一声贺了。”
这个姚广孝说的够大胆,够直接。
就是因为他太了解朱棣了,也太清楚大明朝的格局,所以一直不肯入朝为官,怕的就是位高权重难有善终。当着林三洪的面说出“云阳血染”这四个字,拿出李斯当年的悲惨结局来做比喻,等于是说朱棣以后必然走朱元璋的老路——大肆格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