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塞翁之马
说才疏学浅不堪大用,恐误了可汗陛下的殷切之期……”
朱棣自然知道郭四妹是在给林三洪说情,他早就有这方面的情报,郭四妹和林三洪之间关系匪浅。
郭四妹的话中之意朱棣明白的很,刹那间心中念头几度涌起,虽然真的有了拿掉林三洪的心思,可毕竟蒙古王的面子还要给一点的,于是很快做了决定,脸上带着笑容看也不看林三洪一眼对郭四妹说道:“朕贵为天子,言出法随,岂有收回之理?既然有蒙古王说情,朕且容你这一次。顶着安北侯的爵位朕也算对天下人有了交代,任谁也不能说朕慢待了功臣。你自认才疏学浅,难当大用,朕也就不用你了,回家去吧。”
这话说的虽然轻描淡写,其实就是永不录用的意思,彻底封死了林三洪为官的希望。
郭四妹自然明白这层含义,赶紧帮助林叔找借口:“大明可汗陛下,林叔与诸部落熟练的很,通商一事……”
郭四妹是想借着通商的名义把林三洪留在草原上。
旁边的林三洪却依旧趴在地上口头谢恩了:“臣安北侯林三洪谢恩。”
既然朱棣说出了永不录用,其实这已经算是惩罚了。只要保住阖家平安,永不录用就永不录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朱棣挥挥手,笑对郭四妹:“蒙古王此言不错,林三洪对通商一事确有贡献,不过朕之大明人才济济,会再委派行事更为妥帖之人接手……”
“回家去吧”这四个字也算是圣旨,不等欢宴结束,林三洪就找了由头提前退场,回到自己的帐篷里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草原。
“什么?这……”毕竟是大明的子民,武奉孝说不住什么难听的话来形容永乐皇帝,可怨言还是有大堆:“林大人,这也未免太……在这偏远荒僻之地辛苦三年,到最后不仅没有加官进爵,反而把所有的功劳都丢了。回家为民……这也太……”
林三洪却比武奉孝要轻松的多,一面收拾行装一面说道:“这已经不错了,于其战战兢兢的为官,还不如回家耕田种地来的踏实。再者说了,皇上终究给赏了安北侯的爵位嘛,以为官而进爵者有几?屈指可数吧?”
所谓的爵位其实就是个幌子,没有官职没有实权,完完全全就是个名义上的东西。要不是因为朱棣先说出了安北侯这个赏赐,恐怕会让林三洪什么都落不下,虽然落下这个爵位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了!
如今的草原,大规模的战争即将展开,大明朝已经处于明显的优势,立下汗马功劳的林三洪却要在最关键的时候两手空空的离开,这实在让人窝火(作者也窝火,可这已经是比较合理的安排了。认为虐主的读者,请再看一下本书的书名。)。
朱棣这个皇帝做的太过分了,所有的功劳都一伸手揽了过去……
林三洪只是很轻松的笑着:“官场上起起落落的事情我经历的还少吗?”
“可是……这一次和以前不同。”
确实不同,以前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都是正常现象,这一次却是朱棣亲口说出的“永不录用”,等于是彻底断送了林三洪的仕途,再想当官已是没有可能。
“形势比人强。”林三洪仅仅说了这么一句。
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现在的形势还是别的什么。
几个山民纷纷劝慰:“林大人有本事,有心思,放到哪里都是人才。什么时候朝廷里又有解决不了的大事了,肯定还是要请咱们大人出山的。到时候大人一定要拿捏朝廷�
朱棣自然知道郭四妹是在给林三洪说情,他早就有这方面的情报,郭四妹和林三洪之间关系匪浅。
郭四妹的话中之意朱棣明白的很,刹那间心中念头几度涌起,虽然真的有了拿掉林三洪的心思,可毕竟蒙古王的面子还要给一点的,于是很快做了决定,脸上带着笑容看也不看林三洪一眼对郭四妹说道:“朕贵为天子,言出法随,岂有收回之理?既然有蒙古王说情,朕且容你这一次。顶着安北侯的爵位朕也算对天下人有了交代,任谁也不能说朕慢待了功臣。你自认才疏学浅,难当大用,朕也就不用你了,回家去吧。”
这话说的虽然轻描淡写,其实就是永不录用的意思,彻底封死了林三洪为官的希望。
郭四妹自然明白这层含义,赶紧帮助林叔找借口:“大明可汗陛下,林叔与诸部落熟练的很,通商一事……”
郭四妹是想借着通商的名义把林三洪留在草原上。
旁边的林三洪却依旧趴在地上口头谢恩了:“臣安北侯林三洪谢恩。”
既然朱棣说出了永不录用,其实这已经算是惩罚了。只要保住阖家平安,永不录用就永不录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朱棣挥挥手,笑对郭四妹:“蒙古王此言不错,林三洪对通商一事确有贡献,不过朕之大明人才济济,会再委派行事更为妥帖之人接手……”
“回家去吧”这四个字也算是圣旨,不等欢宴结束,林三洪就找了由头提前退场,回到自己的帐篷里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草原。
“什么?这……”毕竟是大明的子民,武奉孝说不住什么难听的话来形容永乐皇帝,可怨言还是有大堆:“林大人,这也未免太……在这偏远荒僻之地辛苦三年,到最后不仅没有加官进爵,反而把所有的功劳都丢了。回家为民……这也太……”
林三洪却比武奉孝要轻松的多,一面收拾行装一面说道:“这已经不错了,于其战战兢兢的为官,还不如回家耕田种地来的踏实。再者说了,皇上终究给赏了安北侯的爵位嘛,以为官而进爵者有几?屈指可数吧?”
所谓的爵位其实就是个幌子,没有官职没有实权,完完全全就是个名义上的东西。要不是因为朱棣先说出了安北侯这个赏赐,恐怕会让林三洪什么都落不下,虽然落下这个爵位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了!
如今的草原,大规模的战争即将展开,大明朝已经处于明显的优势,立下汗马功劳的林三洪却要在最关键的时候两手空空的离开,这实在让人窝火(作者也窝火,可这已经是比较合理的安排了。认为虐主的读者,请再看一下本书的书名。)。
朱棣这个皇帝做的太过分了,所有的功劳都一伸手揽了过去……
林三洪只是很轻松的笑着:“官场上起起落落的事情我经历的还少吗?”
“可是……这一次和以前不同。”
确实不同,以前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都是正常现象,这一次却是朱棣亲口说出的“永不录用”,等于是彻底断送了林三洪的仕途,再想当官已是没有可能。
“形势比人强。”林三洪仅仅说了这么一句。
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现在的形势还是别的什么。
几个山民纷纷劝慰:“林大人有本事,有心思,放到哪里都是人才。什么时候朝廷里又有解决不了的大事了,肯定还是要请咱们大人出山的。到时候大人一定要拿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