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汝为螳螂我为蝉
兵力本就占据了劣势的蒙古军队分成了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小一点的那部分趁明军主力剿杀蒙古军主力的时候,拼死撞破了罗网,不顾一切的斜着冲杀出来。
战场上的明军赶紧收拢缺口,继续把蒙古军主力挡住。而朱棣身边的几个大将根本就不敢执行皇帝的命令:派兵拦截?虽然这是圣旨,可在特殊情况也只能违抗了。
看着手下的将军不动,气的朱棣“刷”的就抽出了腰刀,朝着身边的几个将军呼呼虚劈几下,厉声喝骂:“于朕追击,定要全歼敌军,若有违抗,朕这就行战场铁律……”
朱棣的强势和威亚,足以让每一个将军心寒胆落,若是往常,肯定早就是争抢着去追赶落荒而逃的敌人了。尽管朱棣手里的刀子就在面前晃动,可这些领军的将领一点也不害怕,因为他们都足够说服朱棣的理由:
“陛下安危要紧,敌军逃不出多远!”
“陛下龙体若有闪失,我等万死难辞其疚,走了几个蒙古兵事小,护卫陛下完全是大呀!”
这可不是什么借口,而是事实。
一部分蒙古军队已经冲了出来。按照常理来说,这些将军们就应该带着兵去追赶拦截。可这边的皇帝怎么办?把皇帝放在这里不管就去追赶敌人?万一蒙古人杀个回马枪,谁来保护皇上的安全?
擒贼先擒王的事情屡见不鲜,这边朱棣的大旗还树着呢,蒙古人又不是瞎子,还能看不见?蒙古军队连他们的大汗都抛弃了,拼着命冲出来,是不是想把给朱棣这个大明皇帝制造威胁,以达成围魏救赵的效果?
蒙古人是真想逃命,还是想冒险威胁朱棣的安全,收到擒贼先擒王的奇效,谁也说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宁可放走了敌人,也不可能急吼吼的带着军队去追赶。
就算是朱棣下了旨意,就算是朱棣把刀架在脖子上,将军也不可能这么干。万一蒙古军队真的杀过来,前边的北伐主力调转不及,皇帝出了一点点意外,就是株连九族的大最,这样的责任谁也负不起。若是顺从了朱棣的意思,带着人上去拦截围堵,就算皇帝当时不说什么,以后想起来的时候心里肯定也很不是滋味儿:原来朕的安危在那些臣子心中竟然是如此之轻……
皇帝要是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些视“皇帝安危以轻”的家伙肯定要倒大霉。
皇帝的生命和万全肯定比敌人重要的多,这笔账是个人都能算的清清楚楚。
其实朱棣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只不过作为皇帝。总不能显露出害怕的样子叫喊着手下来保护吧?这些蒙古人跑不远,两日路程的距离上,都在明军的作战半径之内,他们跑不了的!只不过是比就地歼灭多了一些麻烦而已。
朱棣装模作样的大骂着,骂了一会儿,一直到跑出来的这批蒙古军队直直的奔出去老远,才确信这些蒙古人是真的要逃跑,是想着脱离战斗,而不是“擒贼擒王”,赶紧命人追赶。
几个将军也看清楚了形势,立刻就跑过来招呼上自己的部曲,追着对手的屁股就赶了上来。
因为一部分人的溃逃,直接导致了蒙古大军主力的士气迅速瓦解,双方的激战很快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架势……
胜负已分……
左哨外围的林三洪背靠着干草堆,一边想象着主力部队和蒙古人打的如何热火朝天,一边嚼着草原上特有的紫色小浆果,饶有兴趣的问道:“老郭,你说前边打胜了没有?”
“东家,这是打仗啊,不是过家家,双方光是�
战场上的明军赶紧收拢缺口,继续把蒙古军主力挡住。而朱棣身边的几个大将根本就不敢执行皇帝的命令:派兵拦截?虽然这是圣旨,可在特殊情况也只能违抗了。
看着手下的将军不动,气的朱棣“刷”的就抽出了腰刀,朝着身边的几个将军呼呼虚劈几下,厉声喝骂:“于朕追击,定要全歼敌军,若有违抗,朕这就行战场铁律……”
朱棣的强势和威亚,足以让每一个将军心寒胆落,若是往常,肯定早就是争抢着去追赶落荒而逃的敌人了。尽管朱棣手里的刀子就在面前晃动,可这些领军的将领一点也不害怕,因为他们都足够说服朱棣的理由:
“陛下安危要紧,敌军逃不出多远!”
“陛下龙体若有闪失,我等万死难辞其疚,走了几个蒙古兵事小,护卫陛下完全是大呀!”
这可不是什么借口,而是事实。
一部分蒙古军队已经冲了出来。按照常理来说,这些将军们就应该带着兵去追赶拦截。可这边的皇帝怎么办?把皇帝放在这里不管就去追赶敌人?万一蒙古人杀个回马枪,谁来保护皇上的安全?
擒贼先擒王的事情屡见不鲜,这边朱棣的大旗还树着呢,蒙古人又不是瞎子,还能看不见?蒙古军队连他们的大汗都抛弃了,拼着命冲出来,是不是想把给朱棣这个大明皇帝制造威胁,以达成围魏救赵的效果?
蒙古人是真想逃命,还是想冒险威胁朱棣的安全,收到擒贼先擒王的奇效,谁也说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宁可放走了敌人,也不可能急吼吼的带着军队去追赶。
就算是朱棣下了旨意,就算是朱棣把刀架在脖子上,将军也不可能这么干。万一蒙古军队真的杀过来,前边的北伐主力调转不及,皇帝出了一点点意外,就是株连九族的大最,这样的责任谁也负不起。若是顺从了朱棣的意思,带着人上去拦截围堵,就算皇帝当时不说什么,以后想起来的时候心里肯定也很不是滋味儿:原来朕的安危在那些臣子心中竟然是如此之轻……
皇帝要是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些视“皇帝安危以轻”的家伙肯定要倒大霉。
皇帝的生命和万全肯定比敌人重要的多,这笔账是个人都能算的清清楚楚。
其实朱棣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只不过作为皇帝。总不能显露出害怕的样子叫喊着手下来保护吧?这些蒙古人跑不远,两日路程的距离上,都在明军的作战半径之内,他们跑不了的!只不过是比就地歼灭多了一些麻烦而已。
朱棣装模作样的大骂着,骂了一会儿,一直到跑出来的这批蒙古军队直直的奔出去老远,才确信这些蒙古人是真的要逃跑,是想着脱离战斗,而不是“擒贼擒王”,赶紧命人追赶。
几个将军也看清楚了形势,立刻就跑过来招呼上自己的部曲,追着对手的屁股就赶了上来。
因为一部分人的溃逃,直接导致了蒙古大军主力的士气迅速瓦解,双方的激战很快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架势……
胜负已分……
左哨外围的林三洪背靠着干草堆,一边想象着主力部队和蒙古人打的如何热火朝天,一边嚼着草原上特有的紫色小浆果,饶有兴趣的问道:“老郭,你说前边打胜了没有?”
“东家,这是打仗啊,不是过家家,双方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