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青萍之末
��
一瞬间,无数种想法在脑海中闪现:
杀人灭口,掐断线索,肯定是来不及了。那一边的人证物证都在陕西都司手中按住,小小的扬州知府肯定是鞭长莫及。
打死不认?这是不可能的,这种事情,人证物证都按在陕西了,不管是认还是不认,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林三洪一言不发的在屋子里兜兜转转,绞尽脑汁的想着应对之策。下边的丫鬟和小心的过来清扫了地上的碎瓷片子,又送上来几盏子热茶……
府台林大人真的是用尽了心思,也想不出什么破解的办法,下意识的抄起茶碗又放下,如此反复几次热茶都凉了,还是沉默无言的焦躁游走……
要是往常,看到府台大人端茶碗,这些盐商早就应该很恭敬的告辞了。可现在这个事情没有解决之前,别说林三洪端了几次茶碗,就是掀了桌子,盐商们也不会走的……
林三洪神色大为不善的问道:“你们老实告诉我,这种事情在别的地方有没有?”
“有,肯定有。”几个盐商异口同声:“蒙古缺铁缺盐这是天下共知,要不是从内地偷偷摸摸的串盐过去,蒙古本地产的那点石盐根本就不够用的。”(蒙古有盐,只不过在当时的那种技术条件下无法实现大规模供给而已,在近代之前,有很大一部分盐是依靠内地的)
他娘的,林三洪又忍不住骂了这些盐商一遍。天底下要钱不要钱的家伙还真不少,原来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存在这种情况。可话又说回来了,就算大明朝封锁了边境,也封锁不住因为巨额利润而冒险的商人。为了数倍的利益,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真是要盐这种重要物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禁运,蒙古人确实需要花费更大代价绕过辽东去取盐,不大可能实现完全意义上封锁。
林三洪恶狠狠的一拍桌子:“本府真想杀了你们几个,拿着你们的脑袋去京城请罪,到时候朝廷或许给我戴罪立功的机会。反正本府不是什么主犯,也不是从犯,至多就是监管不力而已,走走京城的路子,或许可以安然度过这一关!”
听林府台这么一说,几个府台腿肚子一软,几乎要瘫倒当场,还是卢总商稍微镇定一点儿:“大人您就别吓唬我们几个了,有什么法子赶紧拿出来吧。”
“你们是准备把盐运到那个部落?”
“库尔库曼。”
“没听过,这个部落大不大?有多少人马?”
卢总商赶紧说道:“库尔库曼不算什么大部落,约莫有七八千丁……”
“七八千丁?那都有三四万人口了,还不算大?你们是不是认为只有帖木儿那样的部落才算大的?”
卢总商赶紧解释道:“这是几年前的情形了,从去年开始,因为汗位正统的拥护问题,库尔库曼和谢尔图打仗,死了不少人,原来的草场被谢尔图占了一大块,整个部落也西迁了。那边的盐枭不得不改变运盐的路径和库尔库曼接洽,因为走的是生路,才被发觉……”
林三洪又问了几个关键的问题,知道了一点那边的大致情况。
这个和盐枭们合作的库尔库曼部是一个没落的部落,规模不算很大也不算很小,因为在内部战争中失利,已经被迫迁徙到西边的稀疏草原和荒漠的接壤地带。在草原上,水草丰盛的草场就是一切财富的根源,失去生存根本的库尔库曼人不得不绕远路和私盐贩子接洽,即便是冒着被明军打击的风险,也要把私盐抓在手中然后贩卖给其他部落,因为对于部落来说,这是一项不小的
一瞬间,无数种想法在脑海中闪现:
杀人灭口,掐断线索,肯定是来不及了。那一边的人证物证都在陕西都司手中按住,小小的扬州知府肯定是鞭长莫及。
打死不认?这是不可能的,这种事情,人证物证都按在陕西了,不管是认还是不认,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林三洪一言不发的在屋子里兜兜转转,绞尽脑汁的想着应对之策。下边的丫鬟和小心的过来清扫了地上的碎瓷片子,又送上来几盏子热茶……
府台林大人真的是用尽了心思,也想不出什么破解的办法,下意识的抄起茶碗又放下,如此反复几次热茶都凉了,还是沉默无言的焦躁游走……
要是往常,看到府台大人端茶碗,这些盐商早就应该很恭敬的告辞了。可现在这个事情没有解决之前,别说林三洪端了几次茶碗,就是掀了桌子,盐商们也不会走的……
林三洪神色大为不善的问道:“你们老实告诉我,这种事情在别的地方有没有?”
“有,肯定有。”几个盐商异口同声:“蒙古缺铁缺盐这是天下共知,要不是从内地偷偷摸摸的串盐过去,蒙古本地产的那点石盐根本就不够用的。”(蒙古有盐,只不过在当时的那种技术条件下无法实现大规模供给而已,在近代之前,有很大一部分盐是依靠内地的)
他娘的,林三洪又忍不住骂了这些盐商一遍。天底下要钱不要钱的家伙还真不少,原来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存在这种情况。可话又说回来了,就算大明朝封锁了边境,也封锁不住因为巨额利润而冒险的商人。为了数倍的利益,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真是要盐这种重要物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禁运,蒙古人确实需要花费更大代价绕过辽东去取盐,不大可能实现完全意义上封锁。
林三洪恶狠狠的一拍桌子:“本府真想杀了你们几个,拿着你们的脑袋去京城请罪,到时候朝廷或许给我戴罪立功的机会。反正本府不是什么主犯,也不是从犯,至多就是监管不力而已,走走京城的路子,或许可以安然度过这一关!”
听林府台这么一说,几个府台腿肚子一软,几乎要瘫倒当场,还是卢总商稍微镇定一点儿:“大人您就别吓唬我们几个了,有什么法子赶紧拿出来吧。”
“你们是准备把盐运到那个部落?”
“库尔库曼。”
“没听过,这个部落大不大?有多少人马?”
卢总商赶紧说道:“库尔库曼不算什么大部落,约莫有七八千丁……”
“七八千丁?那都有三四万人口了,还不算大?你们是不是认为只有帖木儿那样的部落才算大的?”
卢总商赶紧解释道:“这是几年前的情形了,从去年开始,因为汗位正统的拥护问题,库尔库曼和谢尔图打仗,死了不少人,原来的草场被谢尔图占了一大块,整个部落也西迁了。那边的盐枭不得不改变运盐的路径和库尔库曼接洽,因为走的是生路,才被发觉……”
林三洪又问了几个关键的问题,知道了一点那边的大致情况。
这个和盐枭们合作的库尔库曼部是一个没落的部落,规模不算很大也不算很小,因为在内部战争中失利,已经被迫迁徙到西边的稀疏草原和荒漠的接壤地带。在草原上,水草丰盛的草场就是一切财富的根源,失去生存根本的库尔库曼人不得不绕远路和私盐贩子接洽,即便是冒着被明军打击的风险,也要把私盐抓在手中然后贩卖给其他部落,因为对于部落来说,这是一项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