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真假不自知
�底有多少人和这个刘黑三有牵连,到底有多少在为他张目,又是哪些人在为他打掩护,林三洪也不是没有办法一一查的清楚。只是这么做台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牵扯太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再加上林三洪本人“几百年”的经历,这种事情很可能牵扯到一大批官员,一揪就会出来一串儿当官的。如果先肃清自己身边的“奸细”或者是打掉刘黑三的保护伞,无疑就会打草惊蛇。到时候抓到的很有可能是几个小鱼小虾,反而会让真正的主角逃之夭夭。这种人毁灭罪证的手段极为果断,最好还是采用掏心斩首战术,于出其不意之间攻其不备,以雷霆万钧制在最不可能的时候擒拿住首脑人物,这才是正途。

  因为有了上一次是翰香书寓的教训,林三洪再也不敢轻易相信扬州府各个衙门的官方力量。这些力量虽然是属于府台大人的,同时也在为刘黑三所用,依靠那些人办事情,不管多么周密的计划也不管多么天衣无缝的行动,一旦到了实施的时候就会变得处处是破绽处处是漏洞,还不等行动展开刘黑三早已知道了消息。

  这种精明的人物一旦成了惊弓之鸟,再想抓捕就千难万难了。

  手中无人可用,林三洪又刻意摆出内宅起火疲于应付的样子,其实就是为了麻痹对方,让对方以为自己已经施展不开手脚,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对付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府兵这种防止内乱的武装力量林三洪已经不敢用了,天知道他们收了刘黑三多少好处,阳奉阴违起来,能把府台大人耍的团团转。至于臬属衙门的捕快、站班、巡街等治安力量,肯定比府兵更烂,这种经常在市井中厮混的家伙一个一个比泥鳅还油滑,而且贪婪成性,在很多时候,这些人究竟是官兵还是强盗连他们自己都不一定能分的钦差。到了关键的时刻,这种人绝对指望不上。

  在这个事情上,林三洪根本就没有想过向自己的大靠山朱高煦寻求援助。

  想朱高煦求援,怎么求?难道要汉王派人来帮着自己查抄青楼?堂堂的当朝皇子,太子之位强有力的争夺者之一,怎么也不能做出这种事情——太掉价了!

  更主要还是因为汉王不好直接插手地方事务,这样做会被御史抓住把柄不说,还等于是主动把自己的小辫子送到大王爷朱高炽手中。

  能够信得过的只有自己人——自己的人。

  武家营的乡亲们,英子他们那一批自然是可以绝对信赖的。这些人天性淳朴,又和林三洪同风雨共患难,在武昌的时候面对千军万马,那是何等的精神压力?在那种情况下都可以保证绝度的忠诚,眼前的这点事情根本就不算什么。

  如果是武昌是巨*滔天的大海,扬州只不过是小水沟而已,而且还是自己的主场,于在武昌时候的战战兢兢举步维艰不可同日而语。

  看来应该建立一支直属于自己的力量了。

  不是大明朝,也不属于汉王的,而是只有自己能够使用只有自己可以调动的力量,而且一定要在关键时刻可以拉得出来,可以顶得住的力量!

  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林三洪已经准备好好的武装一下武家营系的那些人!这些人的家属就在自己的作坊里,忠诚度又高的爆棚,和自己有天然的亲近感,这才是真正的嫡系根基。

  单纯的从忠诚这个角度来说,英子他们是可以绝对信赖的自己人。至于扬州的府兵和各个衙门,名义上来说也是自己的人,可要是和英子他们那些武家营的山民比起来,连个渣都不是!

  真正可以作为绝对力量使用的,并不一定要有多少人多少马,只要在关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