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豪霸雄主?
�恐怕没有人比林三洪更清楚了。

  “陛下断然不是商纣之昏,亦无唐宗之仁。”林三洪唯恐触怒了朱棣,赶紧街口说道:“陛下乃是豪霸雄主!”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朱棣这个人确实有很多污点,但是绝对当得起“豪霸雄主”这个评语。

  形容一个皇帝,要么就是昏君要么就是明主,朱棣还是头一次听到“豪霸雄主”这样的评价,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豪霸雄主!豪霸雄主!说的好,朕知道你这个是阿谀之词,不过朕确实喜欢,起来吧。”

  林三洪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偷偷抹了把冷汗暗自庆幸:看来这一记马屁果然拍对了地方。

  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儿手中夺过来的,以藩王的身份篡位,要是说什么千古明君就等于是一个耳光抽在他的脸上。自登记以来,朱棣杀了多少大臣,又有多少人头落地,恐怕他自己都算不清楚了,更加谈不上什么宽仁二字。

  只有说是豪霸雄主才行。

  这个时候,就要趁热打铁,林三洪带着明显的奉承语气说道:“刚才罪臣闻得万岁之言,知万岁要看千古未闻的基业,展万代不拔的宏图。元朝虽已北遁,蒙古帝国实力尚存。若是陛下能够承得此等基业,岭北葱西,万里河山亿兆生灵俱为我大明所有,如此气势如此魄力,纵秦皇汉武亦拍马难及……”

  “行了,行了,你也别奉承了。”朱棣大笑着说道:“朕虽喜你的阿谀之词,可朕还没有糊涂,知道你这是在讨朕的喜欢。此下左右无人,说说正事吧。”

  “《大明国》书文出自你手,肯定你已有就成算,你是怎么想的,仔仔细细的说出来给朕听听……”

  “罪臣不敢妄言国家大事!”

  未来几百年的国策都定在《大明国》一文当中,书面上的东西还可以接着朱高煦的名义写出来。真要是商讨,也应该是朱棣和他手下的文成武将确定细节。一个小小的七品御史,还是个被各处官职的,在御书房里和皇帝说什么国策,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

  “朕不是那种随便听信臣子之言的君主,你尽管说,朕还没有糊涂到要对你言听计从的地步,说吧。”

  林三洪舔了舔嘴唇,刚好为朱棣看到,唤了一声:“来人,赐茶。”

  谢过茶水之后,林三洪象征性的沾了沾嘴唇:“以罪臣愚见:自忽必烈立元以来,蒙古素为忽必烈子孙执掌。其实忽必烈系人马从元立国开始就已经失去了对其他蒙古汗国的真正掌控,所余者仅仅剩下蒙古本部号令各个汗国的象征意义……”

  元朝虽然是各个蒙古汗国的宗主,其实几个蒙古汗国之间早就不存在什么统属关系,谁也指挥不了谁,这种局面早已形成百年之久。但是忽必烈系黄金家族始终是蒙古各个汗国名义上的宗主,即便是在眼下,北元的实力远不如其他几个汗国,这种表面上的权威依然存在。

  “现如今忽必烈系已经式微,皇权屡屡为他人所夺,如今更是朝不保夕。既已如此,罪臣一愚之德以为,可以承认忽必烈系为蒙古正统,不管是用战争还用什么其他手段,只要降服了这一支,就等于是从名义上传承了蒙元的宗主权……”

  “朕亦有此意,你接着说吧。”

  “只要做到此点,我大明尽可以以雄厚国力击败几个微不足道的蒙古小部,宣扬蒙古正统之所在。等到时机成熟……”

  “各个击破是不是?”朱棣毕竟的皇帝,对于明帝国的情况远比林三洪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