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北静王府下聘礼 荣国公府晒嫁妆2
�,借着婚事给这位新嫁过来的林姑娘一个下马威,结果如今倒是给自己来了一个下马威。
“我也不愿意,可是让公主料理婚事,是水溶自己求的。如今他是这王府的王爷,我还能说什么?”虽然自己是水溶的父亲,可是做了太王和做王爷的时候到底就有了许多的不一样,有许多事情自己说了也是在不能算的。
“可是王爷您也不想想,要是这样大笔的银子花出去了,将来我们的孩子还有什么了?这府中这些年统共也不过就只有这些积蓄。如今倒是都给了他了,王爷平日里还只说是心疼我,都是哄人的。”听了王爷的话,安氏便只是低声抽泣说道:“妾身跟着王爷这些年,也不图别的,不过是想着这几个孩子将来能有份厚实的家业过日子,我这样的要求过分吗?”
这老王爷什么都不怕,就怕安氏哭,只要是这安氏一哭,他立刻就会六神无主,这会子也是,因此忙就应承下来,便是将来分家的时候,这二三十万两的开支便算是水溶应该得的家业,到时候从他应得的里面除去这些。
安氏听了老王爷这个保证,才算是闹腾的慢了些。她闹来闹去,为的也不过就是这个保证罢了,要不然还真能让老王爷去找太后和公主闹?她可不是傻子,有了这样的保证已经算是不错了,将来自己和孩子也就算是有保障了。好歹王爷心疼自己,总不至于太委屈了自己和孩子的。不过照着这样样子看,等将来水溶成亲了,自己便要交出中馈,倒是不如商量分家过日子的好。
安氏一面擦眼泪,一面心下打着算盘,算计了一辈子,总不能到老了反而吃亏吧。
七月二十八日,是北静王府下聘的日子。这一日北静王府这边刻意的闹大了动静。只是闹得京城人尽皆知,从北静王府到荣国府一路上都是北静王府派出去散发喜糖喜钱的人。凡是走过路过的都知道如今寄住在外祖母家中的前盐政家的小姐要嫁到北静王府。且这门亲事是公主亲自做媒,皇上下的圣旨,满京城里算是最有面子的了。
又因为聘礼都是要送到荣国府去的,就更是热闹了,毕竟在不久以前荣国府才风光大嫁了一位姑娘。如今又有这样的喜事,便只是外孙女儿也够让人羡慕的了。故而京城中的人无不说是荣国府是风水最好的,宫中出了一位娘娘,如今又出了一位王妃,那都是别人家的姑娘想要求也求不到的福气。
安平长公主为水溶预备的聘礼一共是一百零八抬,样样色色都是好的。连着现银黄金、布匹绸缎、珍奇古玩,一路之上走过去。连吹带打,那就是一个热闹,这样风光的场面不知道让多少人眼花缭乱。更有许多官宦人家有女儿的,只是后悔怎么当时就没想着把女儿送到北静王府去。便是王府的人不好,又能怎么样?王爷疼爱才是最要紧的,何况这么多的聘礼。让人不眼红都不成,如今倒是白白便宜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姑娘得了这许多体面。
也有人便说起聘礼这样多,也不知道林姑娘的嫁妆能有多少。是不是能和这份聘礼旗鼓相当。有当初眼见过黛玉进京时候的人便只说当年林姑娘进京的时候,不知道用了多少马车才把整船的东西运回荣国府。别说是荣国府再添置嫁妆,便只是当初那些也足以让林姑娘十里红妆风光出嫁。
只是还有一部分了解荣国府的人便不是这样乐观了,只是觉得林姑娘的嫁妆必然是远远不如今日的聘礼这样风光,终究是林姑娘高攀了王爷。
送聘礼便用去大半日的时间,等荣国府的人拿到了聘礼的单子,就更是闪瞎了眼睛。王夫人坐在贾母下首,听着人一样样的念着聘礼,那就是一个眼热心跳,眼巴巴的看着贾母,实际是指望贾母能把这些聘礼都收下来,不要做黛玉的嫁妆才好,这可不是平白的发了一笔横财?府中内囊已经耗尽,本�
“我也不愿意,可是让公主料理婚事,是水溶自己求的。如今他是这王府的王爷,我还能说什么?”虽然自己是水溶的父亲,可是做了太王和做王爷的时候到底就有了许多的不一样,有许多事情自己说了也是在不能算的。
“可是王爷您也不想想,要是这样大笔的银子花出去了,将来我们的孩子还有什么了?这府中这些年统共也不过就只有这些积蓄。如今倒是都给了他了,王爷平日里还只说是心疼我,都是哄人的。”听了王爷的话,安氏便只是低声抽泣说道:“妾身跟着王爷这些年,也不图别的,不过是想着这几个孩子将来能有份厚实的家业过日子,我这样的要求过分吗?”
这老王爷什么都不怕,就怕安氏哭,只要是这安氏一哭,他立刻就会六神无主,这会子也是,因此忙就应承下来,便是将来分家的时候,这二三十万两的开支便算是水溶应该得的家业,到时候从他应得的里面除去这些。
安氏听了老王爷这个保证,才算是闹腾的慢了些。她闹来闹去,为的也不过就是这个保证罢了,要不然还真能让老王爷去找太后和公主闹?她可不是傻子,有了这样的保证已经算是不错了,将来自己和孩子也就算是有保障了。好歹王爷心疼自己,总不至于太委屈了自己和孩子的。不过照着这样样子看,等将来水溶成亲了,自己便要交出中馈,倒是不如商量分家过日子的好。
安氏一面擦眼泪,一面心下打着算盘,算计了一辈子,总不能到老了反而吃亏吧。
七月二十八日,是北静王府下聘的日子。这一日北静王府这边刻意的闹大了动静。只是闹得京城人尽皆知,从北静王府到荣国府一路上都是北静王府派出去散发喜糖喜钱的人。凡是走过路过的都知道如今寄住在外祖母家中的前盐政家的小姐要嫁到北静王府。且这门亲事是公主亲自做媒,皇上下的圣旨,满京城里算是最有面子的了。
又因为聘礼都是要送到荣国府去的,就更是热闹了,毕竟在不久以前荣国府才风光大嫁了一位姑娘。如今又有这样的喜事,便只是外孙女儿也够让人羡慕的了。故而京城中的人无不说是荣国府是风水最好的,宫中出了一位娘娘,如今又出了一位王妃,那都是别人家的姑娘想要求也求不到的福气。
安平长公主为水溶预备的聘礼一共是一百零八抬,样样色色都是好的。连着现银黄金、布匹绸缎、珍奇古玩,一路之上走过去。连吹带打,那就是一个热闹,这样风光的场面不知道让多少人眼花缭乱。更有许多官宦人家有女儿的,只是后悔怎么当时就没想着把女儿送到北静王府去。便是王府的人不好,又能怎么样?王爷疼爱才是最要紧的,何况这么多的聘礼。让人不眼红都不成,如今倒是白白便宜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姑娘得了这许多体面。
也有人便说起聘礼这样多,也不知道林姑娘的嫁妆能有多少。是不是能和这份聘礼旗鼓相当。有当初眼见过黛玉进京时候的人便只说当年林姑娘进京的时候,不知道用了多少马车才把整船的东西运回荣国府。别说是荣国府再添置嫁妆,便只是当初那些也足以让林姑娘十里红妆风光出嫁。
只是还有一部分了解荣国府的人便不是这样乐观了,只是觉得林姑娘的嫁妆必然是远远不如今日的聘礼这样风光,终究是林姑娘高攀了王爷。
送聘礼便用去大半日的时间,等荣国府的人拿到了聘礼的单子,就更是闪瞎了眼睛。王夫人坐在贾母下首,听着人一样样的念着聘礼,那就是一个眼热心跳,眼巴巴的看着贾母,实际是指望贾母能把这些聘礼都收下来,不要做黛玉的嫁妆才好,这可不是平白的发了一笔横财?府中内囊已经耗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