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六章 虎视太虚(求订阅求月票)
br />   比如运河沿线,士人们携带一些商品,是不需要支付商税的。

  不过李轩推行的这些改革,势必要被天下士大夫群起反对。

  李轩却手握着他的腰刀,不屑一笑:“刀子在我手里,士大夫沸反盈天又如何?且儒人当中,并非都是没有远见之辈。”

  此时《军田永佃法》已经推行于天下行省,这使得李轩在卫所军内部,拥有了巨大声望。

  只需他一声令下,这满天下的五百万卫所军,都会毫不犹豫的听从。五百万把长刀所指,天下谁敢不从?

  李善长担心的,却是士大夫由此造谣生非,诽谤国事,损及李轩的声望。

  “陛下,今年以来,大晋民间粮价大跌,田价也由此剧降,所以陛下大可徐徐图之的。半年来朝廷在地方豪强手中大规模赎买田地,然后贷售给百姓耕种,这方法就很不错。”

  “此法治标不治本。”李轩却摇着头:“均地与税法若不能在我手中完成,后世之人只恐无此能为。”

  他心想如果不趁着现在朝廷力强之刻,先把根子板直过来,难道还能指望日后那些执政的士大夫?

  似张居正这样的人几百年才出一个。

  现在也是阻力最小的时候,只因粮价暴跌,南北直隶的地主们在土地里面很难赚到钱了,反倒是最近在南北直隶开建的众多工厂深受追捧。

  许多有远见的士人都开始将田地变现,参股入南北直隶的各家工厂。

  不过这种开明之士还是太少,李轩推行这三项新法,就是为逼迫地主豪强们卖地,进一步的打压田价。

  其实论理来说,粮价大跌也有一个坏处,会导致百姓种田的积极性不高。

  可大晋百姓对土地的渴望实在惊人,今年朝廷以新铸银元购买的那些田地,往往都是刚公示出去,就被百姓哄抢一空。且大多都是选择十年之内偿清购地贷款,而不是更优惠的二十年,三十年。

  让李轩无奈的是,这些田地目前都被地方的关系户瓜分,到不了真正的平民百姓手里。

  考虑到此时大晋朝廷的统治力不可能达到后世的水准,李轩没有深入追究。他只能盯着田籍与户籍,保障这些田地不落入到地方大户手中。

  而唯一让所有百姓受益的方法,就是更多的田地——多到让地方官吏上下其手都无利可图的田地。

  所以李轩在制定‘田地累进税制’时非常狠辣,一户人的田地超过一百亩,就要增加两成的税收。超过五百亩,则是五成。

  这不但是在逼迫地方豪强卖田,也是在逼迫他们分家,拆分宗族。

  对于勋臣与武人,李轩则留有余地,所有功勋田与军田,在累进税制之外。

  不过按照这规矩,诚意伯府的田亩也得售卖一大半,否则每年会亏空数十万两。

  幸在这个时候,诚意伯府已经不依靠田地赚钱。

  南北直隶的绝大多数的勋贵武臣,也大多被诚意李家与神器盟那些工厂的巨利诱惑,陆续投入重金参建工厂。

  李轩预计这阻力会很大,不过还不至于大到他兜不住的地步。

  李善长不由暗暗一叹,知道这位陛下心意已定,自己是没法阻止了。

  他抱了抱拳:“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法,那就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