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这种寂静的气氛传染之下,即使是这些手中沾过鲜血的士兵,也被压抑的不敢多出几口大气。

  漫步遵化县城,唯一能够听到的,就只有那似乎有些畏惧的脚步声。

  风水上讲“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清东陵正是这种理念的最佳体现。

  清东陵清东陵于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其实,清东陵是清朝陵墓的总称,而叶想所选的慈禧太后的陵寝则是菩陀峪定东陵。

  菩陀峪定东陵是慈禧皇太后的陵寝。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木构架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梁枋彩画不做地仗,不敷颜料,而在木件上直接沥粉贴金,其图案为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殿内墙上雕有寓意“万福万寿、福寿绵长”的砖雕图案,并全部筛扫红黄金,三殿的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盘绕半立体的镀金铜龙,封护墙干摆到顶,拔檐砖上雕有“万福流云”图案,大殿周围的石栏杆,无论栏板、望柱还是抱鼓石上,全部浮雕各式龙凤呈祥、海水江崖图案。

  慈禧太后的墓葬于清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九清明节,由同治皇帝亲自勘察风水,于十五日将平顶山改为普祥峪定为慈安母后皇太后的墓葬,普陀山改名普陀峪,定为慈禧太后的墓葬所在,两陵由第七世样式雷雷廷昌主持设计修建,于当年八月同时动工,于光绪五年六月同时完工,耗时六年,耗银五百多万两,光绪二十一年慈禧陵又重修一次,工程历时十三年于一九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完工。

  慈禧墓棺内珍宝:尸体入棺前,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珍珠一层,共厚一尺.头上部为翠菏叶,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价值一千万两.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二十七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桃,李,杏,枣二百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还有玉石骏马八尊,玉石十八罗汉,共计七百多件。

  葬殓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两千两百块填棺。

  该墓于民国十七年五月十七日上午被冯玉祥旧部孙殿英盗掘,陪葬文物有二十余车。

  一九八四年元月,内棺再次被打开,确认棺内上身包裹黄绸,下体裤子上绣满寿字,右脚穿白菱袜,左脚赤裸的完整尸骨就是慈禧。

  慈禧死后一年,于宣统元年十月葬入地宫。

  仅仅20年后,便被孙殿英部盗掘洗劫。1979年2月,清东陵管理所正式开放,才再次打开地宫。推开两道石门,从石棺床上见到一具完整的内棺棺木,而破碎的外椁被扔在西北角。这是1928年此陵被盗后溥仪派载泽等人匆忙清理重殓的。

  据说,建这个定东陵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些事情。

  同治5年,咸丰帝的定陵完工。按清制,他的两位皇后慈安、慈禧的陵墓只可在定陵附近选址,并只能建一座皇后陵。当时便定下给两位皇太后建一座陵,棺椁并排奉安。慈禧看了奏折很生气:“哪个陵里葬两个太后?连妃园寝的妃子还都各自为券,这不是明着欺负我们姐妹?”承修大臣们只好提出,仿照双妃园寝的样式,在陵的后院东西并排各建宝城、宝顶、下建地宫。

  不料,慈禧逼问道:“我们是两个太妃吗?谁说我们就不配一人建一陵?”这是再次打破陵制,但谁敢不听?于是,同治12年三月初九清明节,18岁的同治前往定陵,为咸丰帝行敷士礼和大飨礼后,来到附近的平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