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老实人老实文
��生,听他口中的意思,就算是抄袭,只要不被人抓,抄出水平,能够中举,也没什么大不了。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叫“变通”。

  随口夸奖了孙淡一句,李梅亭突然道:“你这篇文章仿得实在不怎么样,呆板寡淡,读起来如同嚼蜡。这样的文字,我多一看眼也觉得讨厌。”

  孙淡:“先生教训得是,学生刚学写时文,文笔辞藻一概也无,只能依着格式老实地写,能把意思写清楚就阿弥陀佛了。”黄洪宪这个清朝学究写的东西居然被李梅亭痛批,让孙淡有些纳闷。人家好歹也是一个进士,写的东西怎么说也有几分水准啊。

  看来,不是黄进士写的东西不成,而是明朝学者的水平普遍很高。王守仁、方孝儒、黄宗曦、顾炎武、张岱们如天上繁星一样光芒万丈。到了清朝,好象就再没出过这样的大家。

  这还是出名的,不出名的学者不知还有多少。

  看多了名家大作,孙淡所抄的这篇在清朝乾隆年间能够中进士的文章,在李先生眼里也不过是中下之姿。

  但是,孙淡为人低调,本就不想惹人注意。得李梅亭这个评价,他非常满意。正要低头聆听教诲,说一番还请先生指点之类的话。李梅亭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大吃一惊。

  “不过,你能把别人的文章仿写成这样,也算是个本事。科举就是个敲门砖,只要过考,就可以扔了。今年县试,根据我对前几年试卷的揣摩,如果不出意外,出题范围应该在〈论语〉上面,到时候我拟十几道题目,大家都做做。不是我李某人自夸,虽不中,亦不远。若你真有这个本事,过县试这一关轻而易举。但是,你究竟是何水准,我心中也是无数。这样,我刚得了一篇成化年大学士彭时的文章,你先看看,然后仿写一篇。若真有本事,我包你今年考中秀才。”

  接过那篇文章,孙淡心中有些懊恼。

  李梅亭也就是打题厉害,孙淡自己脑子里有几千篇范文,不用李先生担保,自可轻易过关。如今又叫自己写一篇八股文,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耽搁了自己去见枝娘,这个假日就算是毁了。

  文章的题目叫〈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出自〈论语〉。

  〈论语〉是儒学经典中的经典,考官都喜欢从中选题。

  孙淡为了不表现得太出色,决定还是从清朝八股文中抄一篇。思索片刻,就提起笔写道:“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

  质非威重,所学必不能固也。然道或未尽,亦岂能有成哉?”

  这是康熙年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写的一篇时文。

  张大学士是〈明史〉的编撰者,按说是一个有水平的人。可他为人谨慎,作起文来却滴水不漏,全是空话套话,看得人昏昏欲睡。而且,张庭玉这篇八股文和彭时写的比较像。估计老张以后也看过彭时写的这篇东西受的启发。孙淡正好拿来应付李梅亭。

  “不用写了,仿写得实在是……”李先生连连摆头:“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章……没办法看。”

  孙淡突然有些羞愧起来:“请先生教训。”

  李梅亭:“你这小子实在可恶,把文章写得这样无趣也是一种手段,如果我是考官,只看一眼就想轰你出考场。可偏偏却找不出理由,不但如此,还得给你个甲等。”李梅亭一脸无奈。

  孙淡继续大汗:“孙淡出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