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人口替代
�”

  刘禅点头说道:“顾大人,你是左民尚书,这件事情是你的职权范围,虽然你的职权现在还不够,权力几乎由丞相府那边在把持,但是你还是需要有相应的处理方法。”

  丞相府和尚书台之间的权力交错,确实让人很头痛,这跟刘禅的理念很不相符合。

  本来,尚书台只是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根本没有必要给予实权,但是他们毕竟是刘禅手里的一张好牌,在必要的时候,确实可以用来制衡丞相府的施政和权力运用。

  顾雍没有微微一皱,有些惊奇地看了看刘禅,不是很明白刘禅的意思。

  顾雍只好说道:“请陛下示下。”

  刘禅嗯了一声,说道:“既然河套的汉奴已经出现有大批出逃的迹象,这是怎么都阻拦不住的事情。而且,我们若是插手帮助鲜卑人组织汉奴的出逃,必然失去天下人的民心。”

  不仅是顾雍点头,就是李严也点头了。

  “所以,我需要明确地发布政务命令,要求河套地区的鲜卑人无条件释放他们手里的汉奴。这道命令若是经过成都的丞相府来发布,一则时间太紧,二则,不着调丞相会不会以大战方休,此举可能引发地区骚乱为理由,而不发布。所以,我现在想到了你这边。”

  顾雍犹豫地说道:“陛下,这样可以吗?”

  刘禅说道:“此一时彼一时,紧急的事务,因为丞相府距离太远了,所以只好暂时交给尚书台了。”

  刘禅这绝对是变相地在给尚书台增加权力。可见,历史的发展确实具有其规律性,那些跟皇帝最为亲近的原本没有实权的咨询机构,后来几乎一定会逐渐被皇帝赋予权力,然后逐渐变成最高的决事机构。

  比如历史上的尚书台、内阁和军机处,无不是如此。

  刘禅见到顾雍还要说话,就摆摆手,让他暂时不要再说下去。可见,刘禅此时心意已定了。

  然后,刘禅转而对李严说道:“李大人,虽然现在制定律法的事情,一向都是由丞相府在处理,但是现在我们的国土变得越来越大,所面对的事情和局面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多数的事情,无论从处理的程序到结果,都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来执行。”

  李严问道:“陛下,虽然说乱世之中当要用重典,若是律法制定得太多的话,实在是很不妥的。尧舜之时,乃是以仁义礼法治国,方才能够成就盛世。”

  刘禅笑了笑,说道:“李大人,你怎么知道当时的尧舜之时乃是盛世呢?还有,当时的尧舜之时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我大汉现在的国土又有多大?所谓尧舜,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跟如今的土著部落,估计也是差不了多少的吧?正是因为当时各种事物发展的落后,所以情况也比较简单,所以使用简单律法再配合以礼法,也就足够用了。”

  李严和顾雍都听得一愣,顾雍是大家,师从蔡邕,学识深厚,说道:“难道尧舜之世,还比不上现在吗?”

  刘禅问道:“难道比得上吗?尧舜之时有如今使用的铁器吗?有如今的稻谷和各种蔬菜吗?打仗的时候有骑兵可以使用吗?可以使用大型海船出行到万里之外吗?可以居住像如今这样的房屋之中吗?修建有如今这样牢固的城池吗?各种物品可以像现在这样在境内大量的流通吗?有我们如今使用的这么多的文字吗?有如同我们现在这样多的书籍和读书人吗?都没有吧?卿等不要迷信于过去,应该要向前看:现在就应该比过去强,将来也一定要比现在强。只有树立起来这样的信念,我们的国家才能够走向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