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生死
�会有想念。

  顺顺当当的跟隔壁王家做了交易,地契到手,银货两讫。老王夫妇跟着儿子去了城里,一家团圆准备过年去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而小镇上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到处张灯结彩,备办年货,祭灶送神……酒楼生意也淡了下来,文成干脆提前几天打了烊、歇了业。

  “咳咳!”也是文成不小心,这几日忙这忙那,一刻不停,有时候热起来,减上一两件衣服,却忘了穿回。临到除夕前一日下午,竟似染上了风寒。

  头胀身痛、胸闷咳嗽,持续高热,看样子,是烧的越来越严重。

  见她躺在床上,虚弱的话都说不出,咳嗽一声,撕心裂肺。文忆是心急如焚,恨不得替她生了病。

  马不停蹄,去请大夫,可这节骨眼上,街面上,做生意的几乎看不见。找了几家医馆,不是回老家过年了,就是要去扫墓等等,各种繁忙、脱不开身。除夕、正元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两日,文忆满目焦急之色,却无可奈何。

  “姑娘,城西前几日新开了家医馆,你去看看,我早上办事路过,她家似乎还开着张呢!”“杏林医馆”门口,张大夫一手抱着儿子、张夫人牵着女儿,手里大包小包,说是要赶去岳父家团圆。同行是冤家,可见人小姑娘急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真是不忍,张大夫好心提点了句。

  “谢谢!”文忆道了谢,赶紧往城西赶去,镇子不大,半炷香的功夫,便寻到了张大夫口中新开的医馆。

  到了跟前,文忆揉揉眼,怀疑自己是否看错了。房屋、牌匾构造、材质虽有所不同,可牌匾上明晃晃的“千植堂”和还有那副熟悉的对联。这不是她上次在夷陵城去过的那家医馆吗?

  带着疑惑,文忆进了门。瞬间印证了猜想,店中两侧开阔,入门正对的是一排排药柜和柜台。右边是坐堂看诊之处,再往右,隔了层薄纱帘。透过纱帘,隐约可见,里面摆了张方桌,两边坐着的人手里各拿了本书看着,面前都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

  文忆仔细这么一端详,瞪大了眼:这二位,不是上次夷陵城所遇的李之秀、青落又是谁?

  听见人声,李之秀放下书、掀起帘子,走了出来,青落则是一动未动,眼皮儿都不曾撩起一下,不知是不是看书看睡着了。

  看见来人是文忆,李之秀目光一闪,笑的温和:“文小姐,又见面了,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这时,那个“睡着”的人,像被什么“惊醒”似的,起了身,走了出来。喜眉笑眼,也不知为何这么高兴:“好久不见,文小姐!近来,一切可好?”

  朋友般的问候叫人暖心,可她们真算不上好久没见,顶多七八日。这二人,怎么就到了九星镇开起了医馆?文忆有些迷惑。可是,这个问题不是当务之急,她惦记文成还在家里苦苦煎熬。

  “两位姑娘好,李大夫,麻烦您出次诊,阿成好像得了风寒,情况严重。”文忆打完招呼,说出来意。可能是走太快,前额头发被风吹的有些乱,面上也没了以前的镇静,一双明眸里含了点点哀求之色,惟恐李之秀跟前面几个大夫一样开口拒绝。

  伤寒一事,可大可小。大的随时致命,小的甚至不用服药,休息一两日便能好起来。话不多说,李之秀拿上药箱,后面跟着文忆和青落,前去看诊。

  被子下面,文成一头躁汗、紧紧闭着双眼,不时抽搐、咳嗽,似乎比文忆离开时更严重,看着,确实叫人揪心。文忆不停绞着双手,直至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