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一.会诊风波
  “卑职受教了。”白露若有所思点头回答。见戴笠看了下表,她立即起身告辞。

  半个小时的召见,她如坐针毡,神经紧绷。回答这个喜怒无常、铁面无情的上司问话,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拆职查办,或调往它处。她不知道离开了江海龙,她将怎样生活下去。

  白露刚松口气,走到门口,身后又传来声音“等一下”

  她立即转身立正,站得笔直,恭候下文。

  戴笠看着她紧张的样子笑问“刚听你讲江海龙给女共治伤,让我想起他还是个留过洋的医生,应该医术还不错吧”

  白露肌肉松弛下来回答“的确不错。我亲眼看到在我们部队医院有几个重伤员几乎只剩下了一口气,战友只差为他们准备追悼会了,硬是被那小子从鬼门关上拖了回来,而且恢复得很好,有的已重新归队。”

  戴笠说“那好,我的一位表兄后勤部长吴华出了车祸,病情比较复杂,在陆军总院骨科住院,你马上通知他去会个诊。”

  江海龙在陆军司令部汇报完毕,接到通知,立即匆匆赶往陆军总院,一是要参加全院大会诊,二是想看望一下段国栋的妹妹段静。

  陆军总院的内、外,骨科精英全部集中到了医院小会议室,院长亲自挂帅,还请来一名德国专家,并给他配了一名漂亮的女翻译。看样子院方对这次会诊相当重视。

  一排阅片灯上挂满了x光片,会议室黑板上写着病例与辅助检查摘要。

  医院会诊座序历来是论资排辈安排的,江海龙是军统总部派来的,作为特邀专家与德国医生弗莱德坐在一起。几个本院中年医生看到他如此年青坐在会诊首席位置,脸上明显露出不满。

  江海龙未予理会,在阅片和熟悉病例期间,与弗莱德医生用英语交流。

  弗莱德医生五十来岁,性格开朗,不仅是德国著名的创伤外科专家,还是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cent的编委之一。他倒没有轻视年轻人的心态,与中国的知名医学专家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同,西方国家的成名专家中青年人多如牛毛。他惊异地发现,身边这个中国年轻医生思路敏捷、博学多才、专业知识面很广,而且有不少新奇、前卫、大胆的观点,与他交谈自己竟收获不小,令他赞叹不以。

  骨科主任报告病例后,主持人老院长发言。老院长也是军中知名外科专家,中国不少医院院长都是学外科出身的。

  他说“吴华长官不仅是军统戴老板的亲戚,而且是军中身居要职的后勤部长,他手头还有多份与美国、德国已签订和正待签订的武器装备进口合同,他突遇车祸,这些重要工作旁人一时还难以接手。上级命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尽全力抢救他的生命。吴部长多处骨折已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和挤压综合症,时间紧迫,请大家各抒己见,提出最佳方案,我们当场敲定后立即施行。

  骨科主任提出了骨折开放性复位的手术方案,病人住在骨科,他此前做足了功课,讲得相当详细、具体。

  胸外科主任提出对胸腔出血的闭式引流和勒骨骨折处理方案。

  内科专家提出了抗感染,止血,防治各种并发症和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保护心、脑,肾重要脏器功能的方案。

  提出方案的都是陆军总院主任和专家,一帮中年医师匆匆在本子上记着笔记,女翻译为弗莱德将发言翻译为英文。英语是国际学术会议通用语,弗莱德要的是英语翻译。女翻译是大学西语系毕业,口语很棒,发音纯正,但翻译一些医学专业术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