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金观论道
�”

  李观主这时也不再想王冰为什么对一些简单的基础修炼知识不知道的原因,很有兴致对王冰讲解道:“人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把名、利、禄、情,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而佛家讲究的是大彻大悟,四大皆空,戒律较多,比如克制欲望的五戒———戒杀生、偷盗、淫邪、妄语、迷幻等。佛教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教主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儿子,王位唯一的继承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一切愿望都能实现的意思,释迦牟尼是印度语音译,是他成道后人们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族里的族姓,牟尼是‘能寂静修行又能慈悲济世的圣人’之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他认为,禅就是破,就是悟,就是我,就是般若,就是智慧,一句话,这个世界没有我,一切都是空幻,后来人就根据他的这种思想来修身养性。”

  王冰听的兴趣越来越浓,心里似乎有所悟,但又把握不住,心想,观主的修为不高,却对这些基础知识很丰富,有此机会,应该多多请教于他,于是问道:“儒家呢,也是不是和佛家一样有很多的戒律?”

  李观主道:“儒家具有代表性的人是孔子,孟子等人,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作品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孔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论述,影响了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被尊为孔圣人,可以说他的思想论著一直是古代中国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术,在中国古代三大主流思想儒、佛、道中实居首位。”

  对李观主所讲的这些王冰不是一无所知,曾经在石室中读书是有过不少涉猎,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在修炼上有什么不同,于是又问道:“那么,三家在修炼上的分别在那里呢?”

  当王冰问出来后,李观主不由暗忖,我不是已经讲了很多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发展规律吗,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还在问表面现象,心里想着口中说道:“三家在修炼上用一句简单扼要的话来概括,那就是,道家持中,儒家守中,佛家守空,至于如何把握那就看个人的体会和运用了,别人只能指点但不能决定。”

  这是什么道理,有说和没说一样吗,王冰听得还是迷惑不解,既然如此,那我自己体会得了,我以前不懂这些道理还不是修炼到地仙境界,想到这里说道:“谢谢观主指点,令我受益匪浅。”

  李观主看得出王冰口不由心,也不以为意的笑道:“不是我不告诉你,是因为每一个的感受不同,说了徒劳无益,反而对你有反面的影响,倒不如你自己体会,水到渠成,一切自然了悟,日后你会明白的。”

  王冰对观主的论点不以为然,但也无奈的说道:“真的是这样吗,那只好等以后了。”

  李观主暗想,这位施主怎么是一副小孩子的性格,也不在意的笑笑,岔开话题问道:“不知道那位高人教出你这样突出,有成就的弟子?虽然没有给你讲解基础的修真知识,但你有今天的成就,可见你这位师傅很了不起呀!”

  心里暗道,有师傅就好了,那用不着我自己这么辛苦的向你问东问西,又心想,如果说有,还不止一位,而是十多位,可惜我得到的是他们遗留下来的修炼法门,无奈之余说道:“我是无意中得到一本书,自己摸索修炼的,没有人指教,”

  这倒是实话,王冰是根据十几位师傅遗留下来的秘籍,总结出了《九天仙鉴》,但有今日的成就都是我一个人在暗中摸索而来。

  观主越发惊异,这太让惊愕了,心想,他的医术高明,修为更深,想不到却自己摸索而来,赞叹道:“施主能凭着一本书修炼到这么高的程度,真是奇才,修炼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