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妙计
��不住了老人家,实在饿得狠了,吃了块肉,要打要罚任凭处置,当然,我建议最好把我送官。”

  双方对峙了稍许,老婆子忽然就是一嗓子:“来人哪,抓到刺客了!有刺客!”

  周围邻里立时各开家门,不少人向着这边赶来。

  吴升高举双手,四下转着圈,以示无害:“我身上没有刀剑......”

  话音未落,后脑勺就挨了一记擀面杖,顿时栽倒。

  耳听那老婆子叫道:“我家抓的,我家打晕的,赏金我家拿大头!”

  吴升处于半晕眩状态,也不敢起身,只是双手护头,不停分辩:“别打别打,我没有刀剑,不伤人......”

  两个年富力强的将他架起来,拖到坊墙下,吴升努力把头抬起来,露出脸蛋,露了左脸露右脸,尽量让他们辨认清楚。

  须臾间,坊甲又到了,嘟囔着:“刚送进廷寺,怎的又来一个?今日都送了五个了。”

  关于吴升的模样和画像是否相似的问题,再次引发一阵争论,争论的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不管如何,坊甲又跑一趟,将吴升送进了廷寺。

  廷寺中一派忙碌,吴升被送进来后,立时有人上来将他扒光,验看他有没有伤口,与通缉布告是否相符。

  之后又拿水给他洗脸,看是否刺有纹印,如果有,那就是逃奴,各家纹印都不同,是哪家的就送回哪家,送回去后有很大可能被处死。

  检验完后,由寺吏登记。

  那登记造册的小吏都麻木了,问:“叫什么?家在何处?”

  吴升回道:“小人季白,无家,混在城里讨口吃食。”

  自称小人,这就表明身份,不是国人,而是野人;说自己无家,表示自己不是郢都人,是野人中的流民。

  小吏对此表示认可,直接在竹简上落笔记下,然后问坊甲:“为的何事?”

  坊甲道:“还是刺客。”

  小吏摇头,没多解释,再问:“可有别的罪错?”

  坊甲道:“偷吃了六舍老羊头家的肉,被他拿下了。”

  小吏点头:“知道了,等待处置吧。”

  坊甲追问:“有赏金么?”

  小吏道:“纠报野人宿城,二十钱,过几日来领。”

  坊甲点了点头,却依旧有些不甘心:“不是刺客?”

  小吏嗤笑:“若真是刺客,能被老羊头拿了?”

  坊甲叹了口气,闷闷不乐的走了。

  囚牢位于廷寺西南角,方方正正挖了好大一个坑,足有丈许深,里面用木桩隔出一间间囚房,顶上用原木封住。

  吴升被送下去,关进一间囚房中,顿觉味道刺鼻。

  这间囚房中关了十多人,都是这一、两天抓进来的“刺客”,除了这间囚房外,左边和右边的也都是“刺客”。那么多人吃喝拉撒全在一处,味道能好得了?

  不过,对于吴升来说,进到这里,就意味着安全了。

  按照惯例,野人和流民接受一定惩处之后,都会被赶出城去,下一步吴升要做的,就是等待。

  囚牢里的饭实在没法下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