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火葬场的恐怖传说
��。

  中专生在那个时候算是高学历了,可是和所里的那些老专家比起来,小吴还是差的太多,以至于经常是别人下了班回家了,他还留在研究所里看资料,做实验。

  有一天晚上,小吴从资料堆里抬起头来的时候,却已经是快到午夜了。研究所里并没有宿舍,但是这个时候下山实在是不安全,小吴就准备在办公室里凑合一夜。

  可是小吴刚刚趴在桌子上,却听到门外似乎传来了歌舞的声音。八十年代,黑白电视机还是稀罕物,人们的业余生活也是枯燥而单调,能听上几段样板戏就高兴得不行了,哪见过什么歌舞。

  小吴听着听着,就从桌子上爬了起来,因为除了歌舞声,他还听到了有人说话、喧闹的声音。

  那个时候,人们的阶级斗争思想还很强烈,小吴第一反应就是会不会是敌特在夜里溜到这个没人的地方搞什么庆祝活动,让自己给撞见了。

  年轻人,胆子大,小吴悄悄的推开办公室的门,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真的是敌特,自己去举报,说不定还会上报纸受嘉奖呢。

  推开办公室的门,只走了一步,小吴就发现自己眼前的景象大变,他并不是站在研究所的走廊上,而是站在一所奢华大宅的大厅里。那宅子的陈设样式,俨然和在画册上看到的故宫有些相似。

  大厅正中,正有几名身材曼妙的妙龄女子,长衣水袖,载歌载舞,大厅两旁,一张张矮桌旁坐着男男女女的宾客,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奇怪的是,这些人穿的衣服竟然都像是唱戏的演员们一般。

  “来人啊,把那对狗男女带上来!”坐在主位上,一个相貌粗豪凶恶的男人突然拍了一下桌子,小吴就觉得自己的身后有人推了自己一把,口中还骂骂咧咧的。

  还没等小吴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已经被身后的两个人推搡到大厅的廊柱旁,用绳子捆了个结实。小吴张开嘴大喊:“你们要干什么,快放开我。”却猛然发现自己的嘴里发出的居然是个女人的声音,低头看去,自己穿的竟然和大厅中央那群跳舞的女子一般,胸口上还凭空多出了两团肉球。

  小吴吓坏了,张开嘴来想要喊叫,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当天夜里,风电研究所起了一场大火,整个建筑被烧成了废墟,公安在废墟中找到了小吴已经被烧的不成人形的尸体,一副打拳击的样子,手里还握着一条疑似火把的木棒。

  公安机关对这场大火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敌特盯上了我江东市重要科研机构风电研究所,趁夜摸上乌山,焚毁了研究所以及所内所有资料,小吴同志与敌特英勇搏斗,最终遇害,其誓死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精神值得广大军民继承和发扬。

  日子一天天过去,除了年迈的父母,再没人记得“人民英雄”小吴,而风电研究所,也因为“国际形势紧迫,敌特活动猖獗”而没有再建。

  1958年起,国家首长发起了推行火葬的运动,直到1997年,殡葬改革规定出台,把推行火葬的任务送到了江东市。

  江东市并不是一线城市,对于火葬,上面也并没有什么硬性要求,毕竟民俗方面的问题是个长远问题,不能想着一蹴而就。尽管这样,火葬场的选址,也依旧是当年规划部门最大的任务之一。

  火葬场这种东西,放在谁家门口谁不觉得晦气?先后选了几个地方,却造成了几次集体上访,最后有人说,火葬场放哪都不好,就应该放在乌山上。

  乌山顶上,自从风电研究所失火之后,就没有再利用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