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梅子家的厄运
�虽然打在裁缝的身上,但他却感觉不到疼,他被吓傻了,也被吓麻木了。
显然,这样的效果,是袁文海做梦都想看到的,他扫了一眼观众席,发现韩****并没有出现在公审大会上,这让他看到了韩****倒台的希望,他的精神亢奋起来,他拿着高音大喇叭喊道:
“像裁缝这样的特务,不甘心他们的灭亡,他们时刻在寻找时机,向无产阶级发起攻击,对于这样的人,就是一句话,实行无产阶级****,今天,我们不但让广大干部群众,识破了特务的真面目,还要让他把电台亲自交出来,让他和他的电台,在无产阶级的强大攻势之下,见鬼去吧!现在我宣布,押着特务去水库!”
也加上高音喇叭的效果,场面变得热烈起来,与会的干部群众几百人,自发的编了四路纵队,浩浩荡荡的向着水库进发了。
裁缝在民兵的押送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水库距公社,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为了打发路上寂寞的时间,袁文海带头唱起了革命歌曲,在他的带动下,人群中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由于这条路紧挨着山谷,洪亮的歌声,把两侧的山谷震动了,形成了回声,歌声和山谷的回声,交织在了一起,气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对于袁文海而言,这是胜利的歌声,是他‘一举三得’的第一步,他成功了。
自己打文化革命开始以后,大小的游行他也组织参与了不少,但是,想今天这样的行动,还是第一次组织,规模和影响力,把他自己都震撼到了,想到他昔日的‘朋友’,今日的‘仇人’韩****,想到他的政治生涯,他希望这次是他里程碑式的一次,他要起获电台的瞬间,站在高高的大坝上,向在场的人,骄傲的宣布,特务案件告破。
袁文海在通往水库的路上,幻想着,他还情不自己的举起了右手,提前练着胜利的手势,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裁缝佝偻着身子,被两个民兵押着,他的身后有嘹亮的歌声,有几百人的脚步声,显得他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不堪,但是,裁缝由他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这歌声也是为他送行而唱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会让身后的这些人,对他的印象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因为他不是懦夫,他只是个名义上的特务。
想开了,也就轻松了,裁缝的脚步轻盈了许多,仿佛此次不是去赴死,而是去投生,他想快点投生,于是,他加快了脚步,以至让押着他的民兵都气喘吁吁。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行人马,总算到达了坝上,裁缝跟袁文海提出,给他松绑,他要亲自爬到坝上去取电台,急于立功的袁文海,未加思索就答应了裁缝的请求,为了防止裁缝滑进水库,他命令两个民兵,寸步不离跟着裁缝,松绑后的裁缝,一改刚才低头弓腰的样子,他像个小伙子,甩开两个民兵,奋力的朝坝上的最高点爬去。
由于裁缝的举动有些异常,县里的领导,提醒袁文海,严加注意裁缝的动向,而袁文海则信誓旦旦的表示,裁缝是想在最短的时间,拿到电台,立功赎罪,就在袁文海表态的时候,裁缝爬上了水库的最高点,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纵身一跃,跳进了水库,水面上顿时泛起了不大的浪花,很快,裁缝就消失在了水库里。
站在大坝最前面的人,目睹了只有电影里,才能看到的画面,人群中发出了‘嘘’的声音,更尴尬的是袁文海,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裁缝会给他来这一手,有些慌乱的他,赶紧指挥民兵打捞裁缝,但是由于水库的水很深,民兵们又没有打捞和防护工具,为了防止意外,袁文海只得宣布暂停打捞,留在现场的县里的领导,对这样的结果很是不满,当然,矛头第一个就指向了袁文海。
这个公审会草草的收场了,一行人马沮丧的往回走,与来时的气氛比,刚才是气势磅礴�
显然,这样的效果,是袁文海做梦都想看到的,他扫了一眼观众席,发现韩****并没有出现在公审大会上,这让他看到了韩****倒台的希望,他的精神亢奋起来,他拿着高音大喇叭喊道:
“像裁缝这样的特务,不甘心他们的灭亡,他们时刻在寻找时机,向无产阶级发起攻击,对于这样的人,就是一句话,实行无产阶级****,今天,我们不但让广大干部群众,识破了特务的真面目,还要让他把电台亲自交出来,让他和他的电台,在无产阶级的强大攻势之下,见鬼去吧!现在我宣布,押着特务去水库!”
也加上高音喇叭的效果,场面变得热烈起来,与会的干部群众几百人,自发的编了四路纵队,浩浩荡荡的向着水库进发了。
裁缝在民兵的押送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水库距公社,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为了打发路上寂寞的时间,袁文海带头唱起了革命歌曲,在他的带动下,人群中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由于这条路紧挨着山谷,洪亮的歌声,把两侧的山谷震动了,形成了回声,歌声和山谷的回声,交织在了一起,气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对于袁文海而言,这是胜利的歌声,是他‘一举三得’的第一步,他成功了。
自己打文化革命开始以后,大小的游行他也组织参与了不少,但是,想今天这样的行动,还是第一次组织,规模和影响力,把他自己都震撼到了,想到他昔日的‘朋友’,今日的‘仇人’韩****,想到他的政治生涯,他希望这次是他里程碑式的一次,他要起获电台的瞬间,站在高高的大坝上,向在场的人,骄傲的宣布,特务案件告破。
袁文海在通往水库的路上,幻想着,他还情不自己的举起了右手,提前练着胜利的手势,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裁缝佝偻着身子,被两个民兵押着,他的身后有嘹亮的歌声,有几百人的脚步声,显得他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不堪,但是,裁缝由他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这歌声也是为他送行而唱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会让身后的这些人,对他的印象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因为他不是懦夫,他只是个名义上的特务。
想开了,也就轻松了,裁缝的脚步轻盈了许多,仿佛此次不是去赴死,而是去投生,他想快点投生,于是,他加快了脚步,以至让押着他的民兵都气喘吁吁。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行人马,总算到达了坝上,裁缝跟袁文海提出,给他松绑,他要亲自爬到坝上去取电台,急于立功的袁文海,未加思索就答应了裁缝的请求,为了防止裁缝滑进水库,他命令两个民兵,寸步不离跟着裁缝,松绑后的裁缝,一改刚才低头弓腰的样子,他像个小伙子,甩开两个民兵,奋力的朝坝上的最高点爬去。
由于裁缝的举动有些异常,县里的领导,提醒袁文海,严加注意裁缝的动向,而袁文海则信誓旦旦的表示,裁缝是想在最短的时间,拿到电台,立功赎罪,就在袁文海表态的时候,裁缝爬上了水库的最高点,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纵身一跃,跳进了水库,水面上顿时泛起了不大的浪花,很快,裁缝就消失在了水库里。
站在大坝最前面的人,目睹了只有电影里,才能看到的画面,人群中发出了‘嘘’的声音,更尴尬的是袁文海,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裁缝会给他来这一手,有些慌乱的他,赶紧指挥民兵打捞裁缝,但是由于水库的水很深,民兵们又没有打捞和防护工具,为了防止意外,袁文海只得宣布暂停打捞,留在现场的县里的领导,对这样的结果很是不满,当然,矛头第一个就指向了袁文海。
这个公审会草草的收场了,一行人马沮丧的往回走,与来时的气氛比,刚才是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