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会走的西瓜
�将瓜递给奶奶与妈妈,讨好地说,“奶奶,妈妈,真甜呢,你们也吃。”教授接到手里又放下了,笑而不语。

  于月月却不理他,还生气地说,“一点志气没有!拿一边去,偷来的东西,我是不会吃的。”正在兴奋中的几人,也顾不上理会她是不是真的生气。

  西瓜太大,教授和于月月一口不吃,四人吃不完,剩下的只好用纱罩盖好。正准备继续玩牌,陈老师来了,四人想逃也晚了,立即噤若寒蝉。于月月却故意火上浇油,笑着说:“陈老师,你也是来吃西瓜的吧?”

  陈老师哼了一声,走到笔直立着的四个弟子面前,每人脑袋上重重一巴掌:“李大爷快六十岁了,老光棍一个,无儿无女。每年就指着这一亩多西瓜,吃饭、穿衣、看病、养老,全靠它了。你们却一次次去偷他的西瓜,还有没有点人性?”

  骂着骂着,气更大了,又是每人一个重重的大巴掌,打得山响,“都给我滚,每人围村子十圈。”

  “奶奶给你们讲个情,五圈吧。”教授瞅瞅天上毒毒的日头,赶紧求情。

  陈老师说:“看奶奶面子,每人五圈,跑完回来站桩一个小时。”

  虞松远带头,四人立即顺着门前的大路,冲向前去。绕村子一圈,约一公里半。五圈,也得七八公里,这可是七月流火的大热天哪。

  等四人跑远,陈老师与于月月、教授、陈老师才开始吃。王凤远远看着陈老师在教训他们,急忙也走过来,心疼地问:“又怎么了,这么热的天,意思意思就得了吧,还真罚啊。”

  于月月恨恨地说:“王凤你不准管,这几个小王八蛋,气死我了。偷的毛病必须改,该狠狠罚。”于是,便将输牌偷瓜的事说笑了一遍。

  县城大集是逢农历的二和七开集,偷瓜被罚的第二天恰是大集。

  于月月本来就要到县城的邮局取史元东寄来的钱,又逢着大集,便准备顺便去赶大集。那天恰好各人都有事,“西施”也被奶奶叫着陪她到大队卫生室去打针,便只有虞松远陪于月月去了。

  赶集这样的事,虞松远最喜欢干了,热闹,好玩。

  他跟在于月月的身后,象是个小保镖。他们来到村中央,三奎的手扶拖拉机正在等着。于月月往车厢上爬时,三奎急忙伸手想去扶她的屁股。

  但看到虞松远在旁边冷冷地看着他,急忙把手缩了回去,还讪讪笑着,讨好地点点头,意思是“我绝没有其他想法,只是想帮忙”。虞松远不理他,先跳上车,伸手便将于月月拉上来,在靠扶手的位置给她找了个坐位。

  很快,车上便络绎不绝地挤满了一车人。

  到县城时,三奎到灌河饭店前停下车,这里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整个红旗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三奎大声说:“大家注意时间,十二点准时在这里集合。十二点十分发车,回去吃午饭,过时不候。”他是队里派的工,有责任将大家再拉回去。

  于月月带着虞松远倘佯在人流中,先走到“人民邮局”前,进去排队取了钱。然后,花四分钱买了两支冰棒,两人吃着冰棒继续逛,买了一大堆东西,背在身上。走到一个很大书摊旁边,于月月就走不动了,捧着书就忘了时间。

  虞松远喜欢军事书籍,也拿着一本《二战名将传》翻了一遍。他问于月月:“婶子,你看什么?”于月月抬手让他一看,是《中国民族舞蹈史论》。于月月将书放下,虞松远注意到,书名下面,分明写着“于月月著”四个小黑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