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张一弛两相宜
�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皇上此番的连珠发问将有如连发火枪,句句戳向自己的两胁。

  唉,他隐约意识到,刚才自己露的这一手滴酒不洒,看上去漫不经心、滴水不露,实际上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自己是在有意显露,也就是皇帝说的“武”比“文”强。

  张居正虽然闹了笑话,却让人感觉实诚与可爱,自己本想表现一下,却反而显得故意卖弄,偷奸耍滑。

  原想讨个头彩,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给人感觉耍小聪明,着着实实地落了下风。

  在这位看似年轻、实则心机甚深的少帝面前,还是不可有丝毫贪念啊。

  尴尬的司礼监顿了一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皇上,微臣不敢和首辅大人相比!首辅大人是顾命大臣、太子太傅、当今帝师,是万民景仰的士子楷模。微臣只是圣上身边一名宦官,陪伴圣上长大的大伴儿而已。首辅大人可称当今之‘文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首辅大人也喜好武术,以武强身。微臣可远不能代表当今之‘武’,功夫之道,天外有天,微臣只是略知一二而已。如果非要将臣与首辅相比,臣差远了去,根本不在同一级数!”

  皇帝笑了,知道大伴儿已经明白了他的心意,这才停止了继续发问,端起酒盏在手中仔细把玩,好象在欣赏一件千年的古董一样,眼见冯保磕头不止,轻声说了一句,既象是在和他聊天,又象是自言自语。

  “对于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朕来说说朕所学到的,这里的文武本不是指文武,而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文王宽容,武王严谨,二者不可偏废,需张弛有度,宽严相济。这是本义。到了后来,文武被人们引申为真正的‘文’、‘武’,意指文武需兼备,需相互结合。朕说得对么?”

  冯保颇有感触地叩首:“皇上大才!只用三言两语,就将此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说得清清楚楚!微臣佩服!”

  张居正听闻皇帝说出这番话来,也是不停地颔首。

  甚至在一旁坐着的李太后也不住地侧目,一直以为儿子的军事天份出众而文采欠缺,没想到就这短短数月间竟然有如此迅猛地提升,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他们哪里知道,皇帝说出的这番文武之道,其实都是晴天这个“影子高参”在信里和他提到的。

  不过,也得说朱翊钧记忆力还不错,把晴天告诉他的这些典故都一一记了下来,而且接下来他还说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解。

  “朕的理解,这句话除了引申义外,还有更深的含义!对于个人来说,文武之道意味着文武兼修,兼而有之,但还应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一是在理念之间,文武之争毫无意义,古人早有定论,二者不分高下,缺一不可。”

  “二是而在人之间,除了个人,更应该有团队。文臣武将,亦没有高下,一旦文武失和,如廉颇之小肚鸡肠,长此以往则国将不国矣。必须将相和睦,文武相济,如廉颇之悔悟后负荆请罪,与蔺相如携手并肩,致赵国大治。只有如此,才能国家兴盛,敌奈我何!”

  此番话说完,全场肃静,连张居正都主动起身,来到冯保面前跪下,高呼万岁:“我主圣明!圣上高屋建瓴,臣等当谨遵皇上教诲,文武兼修,将相和睦,为我主分忧,为国家分忧!为大明振兴而励精图治,匡复我华夏雄风!”

  一旁的李太后闻得此言,也高兴地站起身来,伸手在儿子的背上拍了拍,表示大加赞赏。

  冯保着实受了很大触动,怎么也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显摆动作引发了皇上如此多的感叹,连叩九次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