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潮涌动高人出
��宁远城,想到小倩等众美没有跟着前来,有些惋惜。

  不过,如果这几天回访结束之后,返程路过裂地绝谷时,就可以一举将觉昌安父子彻底铲除。到时候,小倩、阿珠、朱雀,就可以尽归自己,阿苗也能够再回来,到时候四美相伴,轮流侍奉,一龙四凤,岂不快哉!

  想到这儿,看到山上的景致,他不禁轻轻念起北宋大理学家程颢写的一首《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

  念完以后,自己也觉得意境颇合,正在得意之时,却听见旁边有一人声音响起:“意境不错,只是这首诗好象是说月亮的,现在并没有月亮啊。

  王杲大惊,急忙抬头,发现前面树丛里闪出一个人来。

  这儿已经在十万铁骑的重重护卫之下,怎么还会有外人在这儿?他当即一愣,不过仔细看了看,这是个汉族老人,一身灰衣灰裤,打着不少补丁,一副樵夫打扮,这才放心,估计大军刚刚扎营,也不想惊扰当地百姓,所以没有把他清理出去。

  他上前施了一礼:“多谢夫子指点,这首诗确实名字叫《秋月》,我学习汉文不多,只是觉得意境好,就随口念了出来。”

  老者放下了手里的柴火,回了一礼:“我只是一个打柴的,可不是什么夫子。你是女真人?能够不问题目,而直接悟到意境,已经算很不错了。”

  王杲笑了笑,止住了身后卫士正准备上前的呵斥,又施了一礼:“老人家也认为意境比题目更重要?”

  老者轻轻捻了捻颏下的胡须:“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王杲听了个半懂,但是大概的意思他听明白了,这说明他的理解是对的,意境要远远比题目和形式更重要。

  这样的山岭上,一个樵夫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大明还真是才人辈出。

  但是,果真如此么?他突然起了怀疑。

  一般的汉人看见这么多的女真铁骑,早吓得魂都飞了,可是这个老者听说自己是女真人还带着不少卫士,却非但没有慌张,反而好象在暗示着自己什么。

  这人?难道是……

  他的脑子里迅速浮起一个念头,而且越发强烈,于是他脱口而出:“你就是我那侄儿努尔哈赤说的世外高人,是么?”

  那人一下子愣住了,很明显开始紧张起来。

  此人正是张玉屏,他算准了女真大军肯定在此扎营,想假扮樵夫来最后奉劝努尔哈赤一句,让他快速离开,以免杀身之祸,可没想到刚才听到王杲念出诗文,多嘴说了一句,却一下就被他给认出来了。

  听到面前这人叫努尔哈赤侄儿,他已经猜出来这人定是女真二首领王杲无疑。

  这人虽然是女真人,但竟然如此热衷于汉学,一定是一个胸有抱负之人,他绝对不会让努尔哈赤轻易继位大首领的。

  想到这儿,他不禁打了个寒战,害怕王杲会让手下抓住自己,于是把柴火放在了肩上,故作镇静地笑了笑:“什么世外高人啊?我就是一个山野村夫,时候不早啦,我得回去了!阁下好自为之!”然后一边说就一边向外走。

  王杲倒没有加害于他的意思,愣愣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