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当夜丑时三刻,自和顺十四年四皇子叛乱之后便再无人敲响的枕戈鼓被一个浑身是血,身着皇城近卫军军服的青年敲响。

  枕戈鼓,取枕戈待旦之意。大齐以武立国,□□一生戎马,更是知晓军情紧急,不容耽搁。然而这皇城却是每日酉时三刻便会将城门关闭。因此□□便在京城四方的城门之上立枕戈鼓,一来用以紧急军情的传递,二来,用以告诫后人,居安思危。

  这枕戈鼓自□□以来,除战乱之外,鲜少响动。这一响,便如同惊蛰的春雷一般,将整个大齐自那温香软梦的太平盛世之中惊醒过来。

  那一夜的京城,半城的府邸灯火通明,城东的府邸之中,无数的人影进出,如同鬼魅。

  皇宫之中,掌管着整个大齐的天子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殿外那渐次在他面前铺陈开来的灯火,久久没有言语。

  丞相府内,在通明的灯火之下,张泽身着一身的朝服,本该是锦衣之下富贵逼人的丞相大人,却露出些许颓然的颜色,他轻轻地叹了口气,闭目不言,直到屋外的脚步声响起,才起身道:“走罢。”

  在张家伺候了大半辈子的管家,看着张泽自屋中缓步而出,不知为何,觉得这个跺个脚大齐朝堂上都要震三震的老者,徒然老气了许多。他此时才惊觉,原来,老爷也依然年华不复了。然而即使如此,他也依旧相信,自家老爷依然是那个位极人臣的三朝元老,有他在,这如同和顺十四年那般半夜响起的枕戈鼓也依然会如同当年一般,只是夏日之中响起的一道惊雷,纵然之后风雨飘摇,也必然会有风清雨霁的时候。

  那青年敲完钟之后,便仿似失去了所有的气力般倒在地上。城头的守卫见状赶忙上报,主事的守卫叫王谋,是京城人士。他一边派人通知京城府尹及皇城近卫军,一边着人吊了绳索下了城楼,游过护城河去核实那人的身份。安排完这些,本应去巡视的王谋却在看到城楼一晃一晃的火光中独自矗立的枕戈鼓同鼓下那一团瘫倒在地的阴影时,瞬间改了注意。他愣了一下,便张口叫住了得令而去的守卫,道:“回来!”他说着,想了想,继续说道:“等我先下去看看再说吧。”说着,他便在传令守卫有些惊异的目光中,招呼了几个人,准备下城楼。

  青史千秋,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便会发现,总有些事情,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所谓的命盘,所谓的大势,其实是由着无数个必然和偶然组成的。而那些偶然,开始的时候并不起眼,然而当后人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便会惊诧于它们的走向。所谓天命所归,不过是在当下,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偶然的选择里,千丝万缕的那些联系,仿若所有都在为了一个人,或者一个目标前进。

  王谋吊着绳索下了城楼,又用备用的小船过了护城河,而后便看到了那个浑身是血身着近卫军服的青年,那人紧闭着眼睛,眉峰皱起,紧抿的嘴唇苍白着没有丝毫血色,细碎的声音从紧抿的唇角溢出。王谋眯着眼睛凑近看了看,在看到那血污之下是熟悉的眉眼时,瞬间变了脸色。

  他伸手从身后的守卫手上拿过火把,蹲下/身去,轻轻将人扶了起来,仔细地看了看,在见到青年虽然满身是血看起来颇为唬人,但却并没有伤到要害时,缓了神色。他抬眼看了看城头上的火把,喉头不由自主地滚动了一下。回身对身后的人说:“快!让人放吊钩下来!”他的语气太过急切,说完还不等身边的人反应,自己便吓了一跳。不过能掌管京城城门的主管,到底也不是常人,几乎是马上,王谋便缓了神色,他回头看了看身旁人,轻笑着说道:“近卫军的大爷们我们可开罪不起。”

  这句话,既是解释,也是提点。

  近卫军嫡属禁卫营,与虎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