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名鼎鼎的红娘子!
  余翔可没有心情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心情极度沮丧,心道自己的点也忒背了:在那个社会里,升不了职,分不了房,结不成婚。穿越了吧,一天差点死两次,还把人给杀了。

  余翔找了块空地,坐了下来。他要好好地静一静。红衣女子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坐在了她的身旁。

  月光斜照在他们的肩上,把两人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红娘子看着地上的身影,呆呆地想着女孩子的心思。

  良久,余翔问道:“你叫红娘子?”

  “嗯,那是我的艺名,江湖上这么叫,我本姓穆,名红娘。”红衣女子柔声回答。

  “穆-红-娘,红娘子。”余翔在心底默念,好熟悉的名字。一个的疑问涌上心头:“现在是何年何月?”

  “崇祯十年三月”红娘子答。

  余翔心里一惊,难道是她?“明末崇祯十年—红娘子—李信—闯王”,难道她就是改写明朝命运的红娘子?

  如果不是因为红娘子,李信就不会投奔闯王,没有李信劝闯王“尊贤礼士,除暴恤民”收买人心,李自成就不会那么快在河南崛起,明朝也就不会那么快被灭亡,明朝的历史或许就是另一种写法,眼前的红娘子,她真是那个改写明朝历史的红娘子吗?

  余翔决定要确认一下这个红衣女子的身份,于是改换了一种询问方式:“这里是在河南地界?”

  “是!”红娘子答。

  “你会绳技?”余翔继续问,心跳不由加快。

  红娘子惊奇道:“你认识我吗?我在杂技班里的绳技可是最好的。”

  余翔终于肯定,眼前这个红娘子就是曾经改写明朝历史的那个传奇女子。余翔手机里还有《李自成》这部小说,他对明末的历史非常感兴趣,手机里存放了好几本明末的书籍,难道这真是天意!。

  明末的历史,真是惨不忍睹,据史料记载:“崇祯十年闰四月,北方大旱,中原大地、赤野千里、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而地方官吏仍旧*粮催科、盘剥百姓,村无吠犬、十室九空。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老百姓为了活路,纷纷逃亡,从而导致流民四起,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明江山风雨飘摇。”

  他现在就在崇祯十年,这就意味着他马上要面临着饿肚子的悲惨命运了,杨教授说的“要*心肚子的问题了”没想到一语成真了,他隐隐觉得,这次穿越与杨教授可能有某种关系。

  余翔可知道,这个时代,老百姓可造了殃,以陕西为例,明末重臣马懋才写给朝廷的《备陈大饥疏》中,把当时陕西的灾情叙述得甚为详细,每每读之,让人不寒而栗:”臣乡延安府,自去岁1年无雨,草木枯焦。8、9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10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皮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冀城之处,每日必弃1、2婴儿于其中。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子者矣。更可异者,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便无踪迹。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免数日后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