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的,有奴隶放。姐姐不是说龙梅和你一样是个格格么。”胤祺听完故事之后开始提问题了。苏勒很鼓励他这样做,因为有助于开发婴幼儿智力。已经满了两岁的胤祺十分聪明,总能一下子看出问题的所在。

  苏勒很快对问题表示赞赏:“对,龙梅和玉荣都是奴隶,我说她们出身很好,但是在草原上出身很好也免不了要做奴隶。她们的部族打仗打输了,就要给打赢的人做奴隶。”

  胤祺很快转了转眼珠:“就像汉人输给了旗人,于是就要给我们做奴才?额么格的太监和韵就是汉人,他说他是山西人,因为家里过不下去了才进宫来当奴才的。龙梅也过不下去了么?”

  小姑娘的怪阿姨心默默狂暴了一下,然后很淡定地回答:“不一样的,奴隶和奴才不同。奴隶是没有自由的,她们自己就是主子的财产,但是汉人的百姓却不是我们的私人财产,他们是我们阿玛的臣民。”苏勒还在给幼年的统治阶级洗脑:阶级压迫是社会倒退的表征,是不对的。虽然说人人平等这时候超前了点儿,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孩子就要从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开始培养。

  可惜苏勒的远大目标还没开头,就被打断了:”那龙梅最后怎么样了?”一个苏勒熟悉的女声问道,紧接着是进来的脚步声。

  苏勒抬起头,看到是皇太后进来,赶忙福了福身子。心中想的是也不知道这尊大神偷听多久了,人家是正经草原出品,别听出这个社会主义的故事中的不对味儿来。“回额么格,龙梅因为这件事得了个好名声,最后嫁了个好人家。”

  皇太后仿佛松了一口气一样,含笑摸着苏勒的头顶,“那就好,那就好。那她的丈夫英俊么?是不是骑白马的?”说着眼神还有些神往地望着北方。

  “……”苏勒一脸错愕地无语半晌,没想到皇太后年纪这么大了还有少女心。难道要讲白雪公主的故事么?苍天啊!

  从那天之后,皇太后似乎爱上了听苏勒讲故事。冬天的消遣很少,她便总是宣宜嫔过来,让苏勒给她讲故事。苏勒为此不得不向宜嫔申请了很多书籍来看,以便应付老太太的提问。书籍自然是汉语的,康熙二十年一整年,苏勒基本都在学习识字。满语是拼音文字,并不难学,会说了之后基本可以认个差不离,但汉字就比较难了。然而苏勒在这方面是很有天赋的。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已经让苏勒具备了读书的能力了。

  苏勒常常将自己在书上看来的故事讲给胤祺和皇太后听。一老一小经常听得很认真,听完之后还会问各种问题。胤祺问得都是些常识性的问题,比如“集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状元很难考么,为什么男主总是考不上”,“为什么牛肉不能吃,草原上不是有很多么”,“两个人都变成蝴蝶了还能结婚么”等等。皇太后的问题就比较感性了,“为什么父亲不能跟儿子说明白他是为了儿子好呢”,“男主后来还是跟女主在一起了吧”,“那个坏女人后来死了没有”之类。当然这个讲故事的过程是不能被人旁听的,苏勒还不愿意自己被当成妖孽看到,至于这听故事的一老一小,她安慰自己这两个人一个幼年入宫地位超卓但缺乏常识,另一个虽然聪明但现在还不太记事儿,应该,应该不要紧吧?

  可惜,太后娘娘的常识虽然不够丰富,但是她能跟别人说道的事儿实在太少,所以苏勒的故事不可避免地成为皇太后的日常谈资。以前去找太皇太后【嗯,就是大家熟知的孝庄皇太后,这时候大家称为老祖宗、太皇太后,正式一点儿的话,就叫昭圣太皇太后】无非是说胤祺今天会说这个了,爱吃那个了,蹬了几回被子,得了个什么新鲜物事。最近却突然变得有·水·平·了!

  这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太皇太后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媳妇兼侄孙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