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22
��合自己就行,没必要去迎合别人。

  甄老夫子爱热闹,他的年纪摆在那儿,用不着避讳,索性就住在正院第二进,和季宣和夫夫一起住,反正季家目前为止还没有女主子,不用那么讲究。

  两小家伙跟之前一样,也住在正院第二进,正好跟甄老夫子做伴。平时季宣和夫夫都忙,季宣和要上衙,邵云辰则忙着季府上下的琐事,能陪甄老夫子和儿子们的时间有限,老少三人凑一块儿,正好互相解闷,还能寓教于乐,让甄老夫子发挥余热。

  没办法,锦城不是应州府城,更不是西林县城,甄老夫子想找个志同道合的老伙伴,难度有点大。周围邻居都和季家没有往来,况且他们又是刚迁居,想要像之前那样随意走动,在季宣和看来,估计有点悬乎。

  新建好的房子,绿化显然还不行,转了一圈,季宣和只看到稀疏几棵不知道从哪弄的小树苗,孤零零的,看着有些寂寥。各个院子里都是如此,后花园就更别提了,完全就是一片空地,还需要些时日,才能铺满绿意。

  随意走了走,季宣和便返回正房。他现在真没多余时间,他得抓紧一切时间提炼元币。

  季府已经落成,原班泥瓦匠便尽数转移到织坊的建造中。这么一来,织坊的建造进度陡然加快,看来,不用多久,织坊就该能投入使用。这下,邵云辰反倒担心织布机的制造速度赶不上织坊的建设。

  没有办法,织布机只能让自家工匠制作,旁的人,他信不过。季家银子周转完全没问题,邵云辰并不担心这点,慢点就慢点,技术不外传才是最重要的。

  时间匆匆,又是一个多月过去,秋日的凉爽,替代了夏日的酷热,人们出门再不用担心中暑。

  期间,邵云辰又买了一个庄子,足足五百亩地,就位于溪湾村附近。这也是巧了,李庄头得知离他们不远的村子有人急于出售,赶紧回季府告知主子们。

  邵云辰一得知此事,立即放下手头的事物,快马加鞭赶去商谈。

  由于买方出手大方,卖家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这个到手的庄子,可是季家最大的财产。季家还从没有一次性拥有过这么大的田庄,能买下它,也算是可喜可贺。

  这个田庄被命名为宁庄,溪湾村的那个庄子则称为安庄。

  季家田庄一直采用这两个名称,历来就是大的为宁庄,小的为安庄,也为季宣和夫夫省了取名的麻烦。

  五百亩地,听着不多,真正身临其境,一眼望去,那可就是老大一片,足足方圆五百多米。

  季宣和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很忙,季府的内事外事,暂时都由邵云辰一个人顶着。

  宁庄这么大,足够安置季家其余农户,张庄头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他一直以来都负责宁庄事物,兢兢业业,得了季宣和夫夫的看重。只是他也有些年纪了,再干些年,估计就得让位,不知道主子们会把这个位子留给谁。张庄头当然想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他的职务,不过这事不是由他说了算,想是这么想,他尽量将工作做好,好为自家儿子铺路。

  宁庄和之前的安庄一个待遇,原先的佃户,由季家接手。剩下的田地,安置完自家农户后,还有部分田地没法耕作,邵云辰便又招了几乎佃户,将宁庄的事物理清之后,他便没再停留,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张庄头处理。

  处理完庄子,邵云辰又忙着为大儿子落实书院的事情。眼下离书院下半年收学生的截止时间已不远,留给季宁悠考虑的时间不多,得尽快把这事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