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丫鬟妈妈们都被安排了差事,连正房的门都进不去。

  翌日是季老太爷的五十大寿,府里忙得很,老夫人免了小辈们的请安,季宣和倒是睡了个好觉。坐了两日马车,他的身体还未好全,有些吃不消,足足睡了六个时辰才算是缓过劲来。

  中午就开始摆宴,主要是招待族人。下午起宾客就陆续上门,大部分都来自云州府。此时季府正门大开,一辆辆马车,一顶顶轿子,被季府下人引进客院,好不热闹。

  沈清齐山早在来季府之前就被邱伯段妈妈教过规矩,如今办起事来倒也像模像样,季宣和交待他们做的事情都能很好的完成。到了下午,人来人往的,季宣和怕他们乱走冲撞了客人,干脆让所有人都待在和园,哪都不去。

  开席前,季宣和两人重新整理了装束。季宣和的很简单,段妈妈三两下就给弄好了。之后他就坐在一旁看即墨能给邵云辰整出个什么花样来。看着看着,他就发现了问题,邵云辰这次装束很是繁复,不止是礼服,连发髻头饰似乎都很讲究。

  段妈妈收到季宣和的视线,略一想就明白了:“少爷,您成亲那天应该见过的,可能那时小,您不记得了。男子嫁人后,出席宴席之类都得按规矩装扮。少主君发髻上需要插两个簪子,一个是普通的,寻常男子都能用,另一个却只有出嫁男才能用,您看,两只簪子是不是不一样?”

  季宣和拿到手上比了比,的确不一样,寻常男用簪子没有流苏坠子,就是简简单单一根簪子,最多镶上宝石雕刻一些花纹,而出嫁男使用的则更加花哨一些,最大的区别在于簪子顶部坠着几根金丝,很短,至少比流苏短了许多。

  段妈妈补充道:“簪子顶部可以坠很多东西,金丝只是其中一种,唯一的要求便是短或小,这样也方便和女式簪子区别开。”

  邵云辰平时都是作男子打扮,季宣和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她。待邵云辰着装完毕,季宣和将他上下好一番打量,礼服发髻繁杂归繁杂,倒是颇为好看,加之邵云辰小小年纪就有了气宇轩昂的雏形,被这一装束衬得更加养眼。

  “走吧,我们要提前到场,别忘了将寿礼拿上。”季宣和一说完,便向怡园行去。

  寿宴开始前,先要在老夫人这边进行子孙献礼,完了后老太爷才会回到前院待客。

  季宣和他们到时,怡园厅堂中早就坐满了一屋子莺莺燕燕,脂粉味简直是扑面而来。季宣和忍了忍,才没有发生当场打喷嚏这种不雅的事情。

  通报之后,众人看了他们一眼,又恢复成原先热闹的景象。季老太爷早已上座,就等着吉时一到,献礼开始。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季家亲近之人,寿礼自不用遮着掩着,其实当场献礼,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司礼一喊“吉时到”,季老太爷后辈子孙就挨个开始呈上寿礼。先是儿子儿媳妇,之后就是孙子,最后是孙女,从大到小依次轮下来,也着实费了不少工夫。

  除了五老爷季正康还没成亲送的寿礼略微薄了点之外,其他四位老爷夫人送的不是金石玉器,就是古玩字画,都价值不菲。

  孙子辈们就省事多了,因最大的孙女今年不过也只十岁,送的寿礼自是金贵不到哪去。孙子大多以自己的字画为礼,孙女则多为简单的绣品。季宣和夫夫送的礼夹杂在中间,并不出彩,也没有低进尘埃,不高不低,正符合季宣和的理想排名。

  孙辈中最出彩的是季宣和的大姐季锦娴,送的是一架插屏,她亲自绣的一幅不老松,旁边绣了一首贺寿诗,很是应景。虽说绣技还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