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殚精竭虑
人的骗局。

  时间回到1998年5月22日上午十时许,总理不可能会想到,他与在场的人高兴地握手问候,被握手问候的居然没有一个是这个粮站的职工。该粮站的真正站长此刻已被打发到一个无法享受到总理握手问候的角落。

  回答总理提问的那位所谓的假站长,其实也不过是这场闹剧中的一个活道具而已,他必须按照预先为他编写好的台词,在别人的导演下现场演戏。

  这一切,都被中央电视台录制在后来向国内外公开播放的新闻画面上。

  在现场,总理关切地问:“你们敞开收购了吗?”

  这是他最放心不下的。由于农业上连续丰收,粮价不断下跌,各地粮站的收购不积极,再不按照国家规定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里的余粮,农民就会吃亏,同时还会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难以得到保证。

  假站长字正腔圆地回答说:“敞开收购了!”

  总理十分满意地点头问:“你去年收了多少粮食?”

  假站长满怀豪情地撒开了弥天大谎:“去年收购五千吨,而过去一年都在一千七百吨左右。”

  总理又问:“你这个粮站收一个乡还是几个乡的粮食呀?”

  “一个乡。”假站长随口说。

  这时总理若有所思地提出了一串问题:“这个乡有多少亩田?亩产一般是多少?总产量又有多少?”

  假站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全乡两千三百亩田,一年产量一万五千吨。”

  假站长只知道按照准备好的材料背数字,却忽视了这些数字背后可能会出现的破绽。

  果然,总理反过来给假站长算细账了,他说:“你虽然收了不少,但除去农民口粮和种子,你还是没有完全收尽余粮嘛!这怎么叫‘敞开收购’呢?双季水稻难道亩产不到七百斤吗?你得讲实话啊!”

  假站长是个机灵人,事先早已对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这时明知露了马脚,却并不慌乱,反倒显得更加镇定,并且自自然然地摊开双手,为难地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现有的粮库都用上了,已经爆满了。”

  总理环顾一下四周的粮仓,微笑了。这时,假站长恰到好处地作了一个欢迎总理进仓视察的手势。

  总理于是在假站长的引导下走进了三号粮仓。

  望着堆码整齐的高高的粮垛,总理忍不住要亲自登一登粮堆的高处。因为粮堆的一边非常陡峭,为安全起见,随行的两名警卫不得不慌忙跟上去,各自伸出一只手从后面紧紧支撑着总理的后背。

  登上粮堆最高处的总理,看到由他制定的粮食政策不但被落到了实处,而且还完成得这么好,显然是出乎他意外的好,就十分开心地笑了。

  他不知道的是,为了造假迎接他这一次视察,当地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紧急运输一千多吨粮食不是个小数字呀,来回运输、清理卫生、拆包倒包、清仓垫仓、水电消耗、粮食损耗、各种招待花销,外加影响了一季菜籽的收购,里里外外,粮站支出了十多万元呀,这对已经严重亏损的该粮站更是雪上加霜。这算的还只是经济账。

  事后没多久,这件造假丑闻就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一时间舆论哗然。

  大家望着新华社记者拍下的现场照片,望着照片上一向严肃的总理在听取“假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