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贫如洗
��鸣说:“你没儿没女,老了怎么办?”

  阿牛说:“乡里有养老院,等送走我妈,我就进养老院。”

  王一鸣说:“那里条件好吗?”

  阿牛说:“有吃的地方,有住的地方,又不用掏钱,可以了。”

  王一鸣点了点头,这些农民兄弟就是知足啊。

  王一鸣说:“老哥,你这房子也该翻修一下了,四处漏风,冬天会很冷的吧?”

  阿牛说:“习惯了,再说了,不值当了,修一栋房子要花好几万,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哪!”

  王一鸣问旁边坐着的胡润东:“你们县里有没有什么措施帮助贫困户盖房子?”

  胡润东说:“报告王书记,我们对于绝对贫困户,旧房改造有补贴的,一家一户补贴一万块钱。这些钱都是县财政出。”

  王一鸣问阿牛:“老哥,你听说过这个政策吗?”

  阿牛一脸怒气地说:“听说过,但是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人家故意不给啊。”

  旁边的村支书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里紧张得不得了。

  原来去年他们石寨村有四个旧房改造名额,一家一户补助一万块钱,本来按照贫困程度,阿牛家应该评上的。但是村支书有私心,这几个名额都是他把持着,谁给他送礼,他就给谁。就这样,村子里那些家境比阿牛家强的,因为送礼了,就得到了一万块钱的补贴。阿牛脾气倔,又没有给村支书送礼,所以什么也不得。

  现在王一鸣来了,他憋不住,和盘托出。

  王一鸣一听,就很生气,对胡润东说:“看起来,你们基层的工作做得还是不够细致啊,该得的没有得,不该得的得了,老百姓心里有气啊!”

  胡润东急得脸上都是汗,结结巴巴地说:“是,是,都是我们工作疏忽。请王书记放心,阿牛家里的补贴,我亲自抓,明天就给他们家落实。”

  这个时候,乡党委书记覃智慧慌慌张张地赶了过来,一进门,几乎连滚带爬地来到王一鸣面前,胡润东连忙向王一鸣介绍说:“这个是石隆乡的党委书记覃智慧。”

  王一鸣站起来也和覃智慧握了握手,然后说:“你这个父母官,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啊,今后要改正。”

  覃智慧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好一个劲的点头,结结巴巴地说:“是,是。”

  王一鸣站起来走进阿牛家的厨房,看了看他们家的米缸、水桶和灶台上的锅碗瓢盆。这户人家真是够穷的,连一个电饭锅都没有。一贫如洗啊,这就是大山里最穷的农民家庭的真实情况,和旧社会没有多少区别。王一鸣看了看,感到心里酸酸的。

  准备离开这户人家的时候,王一鸣冲饶战胜一伸手,饶战胜连忙送上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的落款是“中共西江省委员会。”每个信封提前放了一千元钱。

  王一鸣接过信封,亲手交到老阿婆的手上说:“老人家,我代表省委来看您了,您买些好吃的,有什么困难可以向党和政府提,他们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老阿婆接过信封,说:“谢谢了,谢谢了,您是大好人,是毛主席培养的好干部。”

  这些山里人,他们平生就知道毛主席,信任毛主席。凡是他们认为的好干部,都是毛主席培养的。

  从阿牛家出来,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王一鸣又看了三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