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连春节都不敢回家。

  而三妮和高健的工钱,总是能够按时结算,看起来还是亲戚可靠。三妮说,再干一年,他们两口子就可以在省城里买房子了,到时候把父母接到省城里住去。三妮和高健生了一个闺女,一个儿子,闺女十六了,儿子十三。都在县城里上学,闺女上高一,儿子上初中,吃住都在二虎家。

  四凤是王一鸣最小的妹妹,高中毕业,复读了一年,考上了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家乡里的中学,当语文老师。等二虎当了县二中的校长,就把他调到县二中,当了语文老师。二虎后来当了县教育局长,就把四凤也提拔起来,做了县实验中学的校长。在县城里,四凤也成了名人,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到县实验中学读书,都千方百计地巴结她。

  四凤的老公张全忠也沾了二虎的光,他原来是县财政局的科员,因为娶了四凤,在二虎的关照下,很快就做了股长,等二虎当了县政协的副主席,跟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成了铁哥们,随便说了句话,给县委书记和县长送了些烟酒之类的东西,就为张全忠跑了一个县财政局的副局长的位子。现在四凤是副科级,张全忠也是副科级,在县城里,都是非常有油水的位子,所以四凤两口子的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两口子就一个儿子,现在十五岁,正在县实验中学上初中。

  王一鸣挂了电话,于艳梅问:“二虎来电话,是想给谁安排工作?”

  王一鸣说:“我老同学的孩子,在家里找不到工作,想到西江这里找我。”

  于艳梅说:“你答应了?”

  王一鸣说:“我答应了,前几年我到县城里,见过他,当时我有承诺的,孩子毕业,要是找不到工作,就来找我。”

  于艳梅说:“这不符合你的风格啊,为什么?”

  王一鸣说:“因为我这个同学很困难,八十年代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县机械厂上班,前几年两口子双双下岗,没有了工作,也没有了收入,就在县机械厂门口摆了一个小吃摊,卖馄饨、蒸饺和砂锅炖菜,同学聚会,他都不好意思参加。我后来听说后,特意去看了他,他们两口子真难!他老婆拉着我的手,不住地抹眼泪,说:‘小强经常谈起你,说你和他感情最好,经常鼓励孩子,要好好学习,等考上大学后,毕了业找不到工作,就去找你一鸣叔叔。你一鸣叔叔是个大官,也是好官,他不会不管我们的。’我当时都有些忍不住了,眼泪差一点没有掉下来,我当时说,嫂子,你放心,别的人我不管,你们的孩子,我一定会管的。让他们好好读书,读书才有出路。到时候我有能力了,肯定会管你们的。”

  于艳梅听了,点了点头,说:“这样的家庭,我们是该管,我们帮助他们一下,他们就有了生活的希望,这也是积德行善啊。”

  两口子又散了半个多小时的步,才回房间看电视休息去了。

  却说熊小强,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了一个不眠的夜晚,他老婆张桂花现在身体也不好,高血压,还有心脏病,一急就要吃药,不然心脏受不了。

  看熊小强辗转反侧的样子,张桂花劝他说:“老公,放宽心,王一鸣不会不管咱们的,你看当初他到机械厂门口看望我们时,讲话多真诚,这样的官,现在哪还有啊!我相信他是说话算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