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8
大名单是,省委这边,王一鸣、何杰、秦书海出面。省政府那边,李耀、郑天运出面。

  王一鸣是这样考虑的,何杰是北京下派的干部,在北京城有广泛的交际圈,人脉资源雄厚,要不然中央也不会选他到西江省担任省委副书记。这个位子,明显地是为了积累地方上工作的经验和资历,很快就会提拔重用的。至于何杰和某常委有没有关系,王一鸣不能确定。如果这一次不让何杰参与接待,肯定何杰心里会对他王一鸣有看法,会认为王一鸣心眼小,不给他何杰创造接触中央大领导的机会,无形中是在给他何杰使绊子。这样就把何杰得罪了。今后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就有些别扭了。虽然他确定,何杰就是心里有不舒服的地方,现在也只能是忍气吞声,毕竟王一鸣是一把手,要是何杰敢于对着干,王一鸣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但是,王一鸣是个厚道人,他知道,用逼迫的、威慑的办法让对方配合你工作,毕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太低档,也显得自己没水平。那是最后的选项,而不是唯一的选项。王一鸣要的是何杰真心拥护,配合自己的工作,这样大家心情舒畅,都是好兄弟,有什么事情商量着来,那多好啊!所以,王一鸣事事要考虑到何杰的感情和心里活动。

  最关键的一点是,王一鸣有些吃不准,万一何杰和某常委是有关系的,某常委来了,而何杰却没有机会出现,那样,某常委就会对王一鸣有看法,会认为他作为省委领导班子的班长,没有胸怀,对同事们太刻薄。那样王一鸣在某常委的心目中,就失分了,其它的工作即使做得再出色,也改变不了某常委对他的印象了。现在的官场上,最要命的,就是上级领导对你的印象了。印象不好,你就是累死,也没人可怜你,为你说句好话。所以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领导对我印象差。

  万一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某常委当面问王一鸣,何杰在哪里?何杰为什么没有来?他王一鸣该怎么回答呢!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把责任推给别人,谎称方案不是自己定的,甚至马上安排人通知何杰迅速到场,以挽回些影响,那样,无论如何都被动了,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这样的情况一定不能出现,所以,何杰出现在接待名单里,是万无一失的选择,是王一鸣明察秋毫、心思慎密的结果。

  代省长李耀出面,更是理所当然的,这体现了西江省党政两位一把手的团结。如果首长来了,只有王一鸣一个人出面接待,这是不合乎规矩的。首长一定会问,李耀在哪里?为什么不来见我?

  因为首长好不容易下来视察一次,到了地方上,省长和省委书记一起出面接待,这不仅体现了当地接待规格的高档次,也是地方上的同志齐心协力、领导班子团结的表现。除非领导的视察是突然安排的,李耀出国访问了,或者到外地开会了,再或者病了在医院里躺着,确实来不了。这样的解释还可以说得过去,其它的任何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

  中央首长来了,你一个当省委书记的竟然不让省长出面露一露头,你想干什么?你怎么能这样霸道?!回头他就会想方设法,把你这个霸道的省委书记换掉。党内的同志可以有分歧,也可以有斗争,你一个当省委书记的也可以很强势,但是,干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你过分了,就会让大家觉得不可容忍。斗争归斗争,但至少,面子上大家都应该过得去。所以,李耀出现在大名单里,是没有任何悬念的。这是王一鸣大局观的体现,也符合官场上约定俗成的规矩。

  至于安排秦书海出面,则完全是为了王一鸣本人的方便。秦书海是省委的大总管,有什么问题由他出面安排,王一鸣基本上就不用操什么心了。做大领导的,最关键的是要学会用人,做事情,要靠大家,靠选择得力的人。要不然你就是累死,照样会漏洞百出,也显得你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懂得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