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3
方工作久了,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我长期在河东市工作,当主要领导也已经七八年了,是该换一换地方了。我认为,这样的安排好,很及时,很妥当,我个人完全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更加刻苦,谦虚谨慎,不急不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范一弓知道,王一鸣就等着他这个讲话呢,其他的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自己,是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如果他范一弓有什么情绪,被王一鸣当场抓住了,他就会借题发挥,损你一下,也是有可能的。范一弓觉得,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任何人看自己的笑话。有什么啊?还是当市委书记,权力一点也没有少。照样领导着几百万人,手里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该吃吃,该喝喝,该玩女人照样玩,说不定还可以发现新的目标。他妈的,反正谁现在也挡不了我这一辈子潇洒了。

  范一弓讲完话,看了一眼王一鸣,他见王一鸣也在看着他,于是就讨好似的向王一鸣点了点头,脸上还特意挤出几分笑容。

  官场上就这样,你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深深地掩藏起来。有的时候,外人看到的是你的笑脸,其实你的心里此时却在哭泣。尤其是对方是个大人物,一句话可以决定你的前途命运的时候,你心里即使对这个人讨厌得要死,恨不得杀了他,但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你还得放下身段,不断地装孙子。对方即使对你做了很多不可容忍的事情,你还得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淡然处之,以化解对方的敌意,让他产生恻隐之心,手下留情,这样做可以避免对方横下一条心,往死里整你。有时候,让你的对手发泄一下,也是自保的办法。你阶段性的退让,忍辱负重,可以麻痹对手,让他觉得你这个人修养很好,不是不可救药,也就对你网开一面,不再和你过不去了。你其实就是受了一些委屈,熬一熬就过去了。这总比逞性子,和对方较劲,斗个你死我活好。那样结果是无法预料的,弄不好你就满盘皆输,实在是不划算。

  范一弓从小就生长在干部家庭里,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官场经验,文革中,他父亲范金山作为当时的西江省省委副书记,属于“保皇派”,被解除职务后,靠边站了,受到了造反派的多次批斗。那个时候,每天出去参加群众集会,站在主席台上挨批斗,“文攻武卫”,对于范金山来说是家常便饭。每一次参加完批斗会,范金山回到家里,都是被打得鼻青脸肿,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据他自己说,他在主席台上,被几个人摁着,坐“喷气式”,脖子里放砖头,跪下的地上放石子,膝盖都磨烂了,鲜血都流到鞋子里了。

  回到家里,范一弓的妈妈哭着把自己的老公搀扶到床上,给他擦啊,洗啊,然后涂药,为他做饭。范金山的牙齿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人打掉了几颗,满嘴是血,吃不了硬的东西,只能是喝稀饭,就那,他还每天坚持着吃东西,稍微好一些,就下床走路,锻炼身体。那个时候,许多领导干部受不了这个折磨,就服毒自杀了,或者上吊,投水,每天都有坏消息,说某某自绝于人民了。

  范一弓的妈妈怕自己的老公也寻了短见,于是一天到晚陪着他,开导他说:“老公,你是受了很多委屈,但是你千万想开些,不能寻短见。你走了,我们孤儿寡母的,今后就更没有活路了!”

  范金山眼一瞪,冲自己的老伴说:“你放心,我不会自己寻死的,除非他们把我打死了,否则,我绝不会自己去死。我就是要看着,我范金山这一辈子难道就这样一直过下去,完全没有翻本的机会了?!那些人能一直这样闹下去?那些比我官大的,整死好多个了,他们的家属会一直这样忍气吞声?!无论如何,我都要活下去,活到我扬眉吐气的哪一天。要不然,我死不瞑目!”

  就凭着这口气,范金山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熬到了“文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