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1
有的是七八十年代的建筑,都是清一色的三层灰色小洋楼,掩映在一棵棵参天的大树中。这里的树木,有的有上百年的树龄了,生命力还十分旺盛,一棵一棵,枝繁叶茂,或在道路边,或在中心的池塘边。这里有假山,有池塘,有草坪,有篮球场,网球场,就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世外桃源。在这里居住,一天到晚,都能听得到鸟叫,就像是生活在公园里一样。

  这个院子,王一鸣这两年已经进去过几次了,都是逢年过节,代表省四家班子的领导,慰问一下老同志。今天以省委书记的身份来,更是不一样的感觉了。今天他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坐在车子里,王一鸣就看见,大门口已经站了一群人,为首的人是秦书海、秦大龙和郑天运三个省委常委,其他还有十几个人,有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黄远,省委老干部局的局长杜成,其他的一些人,有的王一鸣看着面熟,但叫不出名字。有的他根本不认识,估计是省委组织部和省委老干部局的一些处级干部。还有几个扛摄像机、拎照相机的,估计是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大家看着他的车子缓缓停稳,都满面笑容,做好了迎接的姿势。

  不用说,他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和小龚联系过了,大家一起在这里早早的等着王一鸣。对这些人来说,今天这就是头等大事。陪新任省委书记王一鸣看望老同志,晚上“西江新闻”里一播放,谁陪着,谁就很有面子了。

  车子停稳,小龚连忙下去,为王一鸣打开后面的车门。

  本来秦书海站在旁边,上前一步,他就可以亲自为王一鸣开车门,但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这样做。因为秦大龙和郑天运在旁边看着呢,大家都是省委常委,你做这么低级的事情,就有些自己看不起自己,在别人看来甚至有些下贱了。开车门这样的小事情,还是交给他们的秘书做合适些。

  于是大家都微笑着,看着王一鸣,频频点头。

  王一鸣下来,和他们挨个握了握手,秦书海介绍了一下几个同志的名字和职务,人多,王一鸣一下子也记不住,只知道他们有省委组织部的,有老干部局的,还有省警卫局的。

  大家于是就一起上车,这个时候,大门早已经敞开了,门口站岗的武警战士,有五六个,都站成一排,身子绷得紧巴巴的,冲他们这一群人敬着礼。

  小汽车总共有十几辆,一溜烟的进了院子,沿着池塘边的小路,缓缓地开过去。

  坐在后面车子里的警卫局的干部,已经通知了秦光明的家人,让他们做好迎接的准备。

  车子绕过池塘,在一座别墅前停好。大家纷纷下了车子,在别墅的大门口聚集。随行的工作人员,有的手中拿着鲜花,有的提着果篮,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开始摆弄手中的设备,准备照相,拍摄。

  一会儿,别墅的门开啦,从里面走出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位身材不高、头发花白的老同志,但走起路来,腰板挺直,不紧不慢,还是很有精神的,一看就有点老军人的派头。他穿了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料子很好,一看就是高档货,旁边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随时陪伴在他左右。他脸上的皱纹,沟沟坎坎的,一看就是饱经风霜,有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的老领导。不用问,他就是当年一跺脚,整个西江省里都要抖三抖的省委书记覃光明了。

  他的身边,还有一位八十岁左右的老太婆,个子矮矮的,也是头发花白,穿了一件深蓝色的羽绒服。毕竟已经快到元旦了,西江省这里,这几天天气特别冷。气温下降到零上三度左右。这样的温度,在北方可能不算是什么,但是西江这里,空气中的湿度大,气温一旦下级到十度以下,就感觉非常寒冷了,晚�